央行等六部门发布供应链金融新规,助力中小企业融资
AI导读:
央行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供应链金融发展内涵方向,保障中小企业权益,要求商业银行发展多样化供应链金融模式,加强中小企业付款保障,严防风险。
【大河财立方消息】2025年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五部门正式发布《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该《通知》深刻阐述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内涵与方向,并着重强调了保障中小企业权益的重要性。明确指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应以服务实体经济、提升社会民生福祉、响应国家战略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为此,商业银行需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以支持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开展信用贷款、订单贷款、存货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动产和权利质押融资业务,并推动供应链票据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同时,《通知》对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行为进行了规范,要求其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严禁利用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或不当增加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此外,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也被要求坚守信息服务的本职定位,不得直接或间接归集资金,未依法获得许可不得擅自开展金融业务,以防止信息中介异化为信用中介,确保市场公平与秩序。
为加强中小企业的付款保障,防止利用应收账款拉长账期,《通知》特别规定,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的付款期限原则上应在6个月以内,最长不得超过1年。对于付款期限超过6个月的情况,商业银行需对账期的合理性和行业结算惯例进行严格审查,并审慎开展融资业务,以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
此外,《通知》还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基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贷款、债券、应付账款等全口径债务监测机制,全面审核核心企业的融资需求和资金用途。通过对核心企业的生产经营、市场销售、存货周转、货款支付等经营状况进行密切监控,并及时跟踪其信用评级、授信余额、资产质量等因素,商业银行能够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风险。对于出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持续为负、预付账款或应付账款比例异常、严重信贷违约等情况的核心企业,商业银行将严格控制风险敞口,以防止风险扩散至整个供应链。
此次《通知》的发布,不仅为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中小企业创造了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融资环境。未来,随着供应链金融的不断深化和创新,相信将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与动力。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