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强关键矿物出口管制,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AI导读:
中国近期宣布对钨、碲、铋、钼、铟等关键矿物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此次增列相关物项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管制理念,对全球相关市场将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近期加强了对关键矿物的出口管制,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2025年2月4日,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宣布对钨、碲、铋、钼、铟等相关物项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具体涵盖仲钨酸铵等25种稀有金属产品及其技术。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该政策自发布之日起立即生效。对钨等关键矿物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中国作为全球领先的钨等相关物项生产国和出口国,长期以来一直坚定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此次增列相关物项,旨在更好地平衡发展与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国际义务,并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钨、碲、铋、钼、铟等战略小金属在光伏、医药、钢铁、半导体等多个关键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增设的碲、钼两类物项是中国首次对其进行出口管制。
公告指出,受管制的钼相关物项包括高纯度钼粉,这些粉末用于制造导弹部件,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钼作为一种高熔点金属,在钢铁、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据国际钼协会数据,全球大部分钼消费以钼铁形式应用于钢铁行业。尽管中国2024年钼粉出口量相对较小,但对日本和美国的钼市场影响显著。
同样,碲作为一种具有优异电导率和热导率的金属,在光伏行业、热电生产、冶金工业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金属碲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金属碲出口量持续增长,主要出口至马来西亚、越南、印度等国家。然而,中国金属碲行业在高端领域仍面临一定的进口依赖,加强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
此次出口管制措施还涉及铋、铟等其他战略小金属。市场对这些物项的走势看法不一,一方面认为出口管制可能提升战略价值并推高市场价格;另一方面也担忧国内市场供应过剩导致价格下跌风险增加。
近年来,中国针对战略小金属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禁止外商投资稀土、钨等领域,以及对锑、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等。这些措施反映了中国对战略资源安全的高度重视。
从投资角度看,战略金属的投资机遇值得重视。随着资源稀缺性加剧、需求增长以及大国博弈的新“战场”出现,小金属的投资价值日益凸显。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机构均看好小金属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此外,涉及钼、碲等金属的上市公司如金钼股份、洛阳钼业、铜陵有色等也备受市场关注。这些公司的业绩表现和战略规划将直接影响相关金属市场的供需格局和价格走势。
制图:田鹤琪
综上所述,中国对关键矿物的出口管制措施将对全球相关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市场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以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