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地方两会陆续召开,披露了2024年化债方案的成效。城投债提前兑付进度加快,高息城投债愈发稀缺。文章分析了化债工作的进展、各省市的差异及市场影响,并给出了城投债投资建议。

近期,随着全国各地两会的陆续召开,2024年度地方化债方案的实施成效逐渐浮出水面。城投债的提前兑付进度显著加快,市场上高息城投债的数量愈发稀少,成为债券市场的焦点话题。

据东吴固收团队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估值收益率的角度来看,当前全国范围内到期收益率超过5%的高收益城投债存量规模已急剧缩减至237.66亿元。与2023年末的11954.18亿元相比,这一数字下降了惊人的98%,彰显了化债工作的显著成效。

业内人士指出,自2023年10月以来,随着化债进程的深入推进,大量票面利率在5%以上的城投债被优先清理并提前兑付。这些债券主要由偿债能力较弱、债务负担较重的地区发行。城投平台加速偿还高息存量债券,不仅契合了当前化债工作的重点,也在各省份的两会报告中得到了广泛提及。

以吉林省为例,该省财政厅发布的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报告显示,全省已有58个市县区实现了隐性债务清零,占比高达82.9%。同时,融资平台数量压降了187家,压降比例达到56.7%。截至2024年末,全省存量隐性债务已降至1000亿元以下。

在非重点省份中,新疆的两会报告同样亮点纷呈。报告指出,新疆已提前完成了全区存量隐性债务的化解任务,融资平台清退进度位居全国前列,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

然而,业内人士也指出,退平台并不等同于提前兑付。从全国范围来看,各省市城投债的提前兑付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一些存续债券体量较大或偿债紧迫度较高的省份,如江苏省、湖南省、贵州省和广西省等,在提前兑付方面表现突出。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江苏省退平台数量遥遥领先全国,其提前兑付额却并不大。

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自2023年10月以来的这一轮化债工作中,江苏省提前兑付额不足140亿元,仅排在全国第六位。而贵州、湖南、广西、重庆、安徽等省份则分别以356.09亿元、215.63亿元、178.23亿元、170.79亿元和143.65亿元的提前兑付金额位列前五。

在不少机构人士看来,尽管各地两会披露的化债细节存在差异,但整体节奏、力度和目标定位均十分清晰。在当前利率持续下行、优质资产缩水的背景下,城投债的提前兑付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市场上高收益资源的稀缺性。这不仅增加了城投债的投资操作难度,也降低了收益风险性价比。

对此,兴证固收分析师左大勇建议,当前城投债投资应以防御性为主,提高对绝对收益率水平性价比的考量。投资者可以持续关注短久期城投债的配置类参与机会,如1年期AA-级和3年期AA级、AA-级城投债,作为投资组合的底仓持有。同时,对于更长期限的城投债,投资者可以关注调整中出现的交易机会,逢高布局一些经济大省资质相对较好的主体。

(文章来源:财联社,本文总结了近期地方两会披露的2024年化债方案成效,分析了城投债提前兑付进度及市场影响,并给出了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