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trategy更名Strategy,比特币投资策略引效仿热潮
AI导读:
Microstrategy更名为Strategy,公布季度财报并宣布比特币投资策略,引发全球上市公司效仿热潮。Strategy持有大量比特币,投资回报率高达50%,但主营业务面临挑战。多家公司效仿其投资加密货币以提振股价,同时也存在风险与争议。
比特币投资巨头Microstrategy周三晚间揭晓了其季度财报,并宣布将公司名称变更为Strategy,此举旨在更加贴切地反映其在比特币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深耕细作。作为比特币领域的知名投资公司,Strategy一直以其大胆囤积比特币的策略而备受瞩目。
就在不久前,该公司还雄心勃勃地宣布,计划通过发行优先股和债券筹集高达420亿美元的资金,以进一步增持比特币。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披露的文件显示,自去年11月11日至今年1月27日,Strategy已成功购入价值约204亿美元的比特币。
Strategy的首席执行官Michael Saylor透露,截至2月2日,公司共持有471,107个比特币,平均成本为64,511美元。鉴于当前比特币价格稳居97,000美元之上,Strategy的比特币投资已实现了高达50%的累计回报率。
然而,财报也揭示了Strategy主营业务的挑战。第四季度,公司亏损达6.70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8910万美元收益形成鲜明对比。此外,其总收入从一年前的1.245亿美元下滑至1.207亿美元,尽管软件业务的订阅服务和产品许可销售额有所增长,但产品支持和其他收入却出现下滑。
展望未来,Strategy乐观预计,2025年其比特币收益率将达到15%,年收益有望突破100亿美元。同时,公司已完成了420亿美元购币计划约一半的目标。
Strategy的躺赢策略——无需过多努力即可获得可观收益,虽然带有赌徒色彩,但其高达百亿美元的投资收益和超10%的回报率,无疑激发了众多企业的效仿热情。据加密安全公司Coinkite数据显示,全球已有78家上市公司跟随Strategy的脚步,投资加密货币以替代现金储备,这些公司涉足的行业广泛,涵盖制药、广告等多个领域。
高级股票研究分析师Mark Palmer指出,成功者的足迹总是引来模仿者。一些商业模式缺乏吸引力的公司,开始效仿Strategy,希望通过投资比特币来提振股价。例如,从事热能管理产品的美国小型科技股公司KULR,其首席执行官Michael Mo计划将公司90%的剩余现金用于购买比特币,并坚信“比特币哲学”。他认为,此举虽有争议,可能会分散投资者对公司主营业务的关注,但有助于吸引加密货币友好型投资者。事实上,自去年12月试水购买5100万美元比特币后,KULR长期低迷的股价在年底飙升了近三倍。
另一方面,美国小型医疗保健数据公司OneMedNet则另辟蹊径,自去年7月开始购买比特币,以反击空头对其股价的打压。公司创始人Jeffrey Yu表示,比特币作为具有无限上涨潜力的资产,是增加收入的另一种有效工具,可用于抵御卖空者的攻击。投资管理公司Off The Chain Capital的首席投资官Brian Estes也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比特币对卖空者而言如同克星,公司可借此吓退所有卖空者。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这种做法持乐观态度。Mark Palmer警告称,一些“僵尸”公司可能利用比特币来支撑股价,从而掩盖其糟糕的主营业务。同时,也有人担忧比特币价格一旦崩盘,后果将不堪设想。对此,已加入购币行列的KULR公司CEO Michael Mo虽承认风险存在,但他强调自己并未举债购买比特币,对其构建的财务战略充满信心。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