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金融业2024年成就回顾与2025年展望
AI导读:
本文回顾了广州金融业在2024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包括增加值突破三千亿大关、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等,并展望了2025年广州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包括深化金融支持科创、推进跨境理财通2.0等。
2月5日,乙巳蛇年的首个工作日,广东省隆重召开了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加快发展金融和现代服务业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上,广州市副市长赖志鸿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将深化金融赋能,全力推进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实力盘”发展,激活6个未来产业的“潜力盘”,并巩固8个现代服务业的“增长盘”,旨在实现科技、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与共同繁荣。
回顾2024:
广州金融业跃升第三大支柱产业
增加值突破三千亿大关
赖志鸿在发言中详细回顾了广州金融业在过去一年的辉煌成就。他指出,广州金融业增加值达到了3049亿元,成功跻身国内金融业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的四大城市之列,占GDP比重高达9.8%,一跃成为广州的第三大支柱产业。此外,广州金融业总资产接近13万亿元,新增贷款余额达到4500亿元,位居全国第三、全省首位,绿色贷款和涉农贷款余额也稳居全省榜首。
在过去的一年里,广州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广州期货交易所成功上市了三个品种,其中碳酸锂和工业硅的成交量增幅分别位居全球金属期货市场第一和第三位,形成了具有广州特色的新能源金属期货价格。同时,广州还设立了两支规模达百亿的基金——天使母基金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母基金,获批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并成功落地3只基金,被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评为全球最佳风投创投城市30强之一。
为了建设金融强市,广州还制订并实施了金融业倍增100条措施,先后出台了“上市十条”、“特资十条”、“不动产资管十条”和“数字金融二十条”等一系列重要政策。特别是在国内率先出台了“投顾十条”,旨在打造全国投顾第一城。
展望2025:
深化金融支持科创与跨境理财通2.0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广州将如何发展金融业,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优质服务?赖志鸿给出了明确答案。
他表示,广州将认真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融资发展,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提质升级,并加快推进绿色金融地方立法。同时,广州还将深入实施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普惠贷款风险补偿等机制,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质效,并推广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和广东数字金融创新产业园建设。
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方面,广州将全力推进南沙开发开放,深入实施跨境理财通2.0、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等国家试点,助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此外,广州还将加力提速推动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工作,探索创新投融资模式,强化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债、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等紧密联动,助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
围绕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广州将继续强化金融赋能,推动战略性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实现科技、产业与金融的互促共强。
最后,赖志鸿强调,广州将始终坚持把防控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全面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强化央地协同,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