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54亿,带动2025年春节档。成都作为该片制作地,动漫产业尤其是影视特效领域备受关注。同时,该片引发城市间哪吒IP争夺战,反映文旅经济火热。

五年精心磨砺,哪吒再度归来,成为2025年春节小长假期间的文化焦点。一句“小爷是魔,那又如何?”不仅点燃了观众的激情,也让《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一路飙升。

截至2月5日19时11分,该片票房已突破54.14亿元大关,不仅带动了2025年春节档的整体票房,更在中国电影票房总榜中跻身前三甲。导演“饺子”凭借两部“哪吒”系列电影,成功晋升百亿票房导演行列。

图片来源:灯塔专业版

从城市票房表现来看,北京以1.63亿元的票房成绩位居榜首,上海紧随其后,票房达到1.59亿元。而《哪吒2》作为一部充满“川味”的动画电影,在川渝两地同样备受欢迎,成都和重庆的票房分别达到1.34亿元和1.26亿元,分别位居第三、第四。特别是在成都,该片观影人次高达245万,对春节档总票房的贡献率超过50%。

图片来源:灯塔专业版

此外,《哪吒2》的成功不仅局限于票房,更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一部名副其实的“成都造”电影,该片从备案、导演到制作团队均来自成都,为成都的动漫产业尤其是影视特效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和红利。

《哪吒2》的特效镜头数量近乎“疯狂”,创作团队规模也比前作扩大了一倍。导演饺子坦言,这部影片的特效制作量相当于2~3部动画电影。成都本土制作公司如墨境天合、画心科技、千鸟文化传播、炬煋文化传播等,均参与了该片的特效、配音等环节,展现了成都动漫产业的强大实力和深厚底蕴。

成都可可豆动画图片来源:成都发布

随着《哪吒2》的热映,成都的影视特效产业也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被视为一种“潜在隐形冠军”。同时,为该片担任配音的声娱文化也发展成为集配音、音频后期制作、教育培训、有声IP孵化于一体的声音全案制作公司,进一步推动了成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不仅如此,《哪吒2》的成功还引发了一场城市间的“哪吒IP争夺战”。泸州、宜宾、天津、安徽蚌埠等地纷纷声称与哪吒有着不解之缘,希望借此机会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虽然哪吒的来源和归属地并无定论,但这种“蹭热度”的现象却反映了当下文旅经济的火热和各地对文化资源的争夺。

图片来源:天津日报

综上所述,《哪吒2》不仅是一部成功的动画电影,更是成都文化产业的一张闪亮名片。它的成功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更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文化资源的关注和争夺。在未来,随着文旅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争夺或将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