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介绍了近期金价飙升的市场情况,分析了推动金价上涨的多重因素,并提供了参与黄金投资的多渠道建议。同时,文章也提醒投资者需保持理性态度,谨慎投资,避免盲目跟风。

截至2月5日18时,国内某银行50克投资金条价格已飙升至684元/克的新高。与此同时,市场上多家知名黄金珠宝品牌的首饰金价格也成功突破了860元/克大关,黄金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成都金店春节销售盛况空前

春节期间,国际黄金市场传来捷报,金价一举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的重要关口,创下了历史新高。进入2月5日,黄金市场再传佳音,国际金价继续上扬,报价高达2871美元/盎司,COMEX期金更是站上2900美元/盎司的高位,日内涨幅达到0.84%,再次刷新历史记录。

随着国际金价的持续走高,国内金饰价格也随之飙升。社交媒体上,“金饰价格一夜每克涨11元”等热门话题层出不穷,引发了广泛关注。记者查询发现,截至2月5日,周大福、周生生、老庙黄金、六福珠宝等知名黄金珠宝品牌的首饰金价格普遍在863元至864元/克之间,较1月初上涨超过50元,突破了历史高位。同时,多家银行的投资金条价格也水涨船高,每克售价普遍超过680元。

尽管金价不断攀升,但消费者的购金热情却丝毫未减。在成都市场,这一趋势同样明显。记者走访成都春熙路商圈发现,多家金店门前人头攒动,客流量激增。从为婚庆选购“三金”的年轻人到趁节庆促销囤金条的中老年投资者,金店内人头攒动,销售场面火爆。其中,蛇元素小金饰和转运珠尤为畅销,等待免费编织手链的消费者甚至排起了长龙。

“受‘买涨不买跌’心理影响,不少消费者的购金热情持续高涨,黄金首饰和金条的销量均稳步增长。”某金店销售负责人表示。

多重利好因素共推金价走高

分析人士指出,贸易摩擦加剧、货币政策调整以及各国央行加大购金力度等多重利好因素共同推动了国际金价的持续上涨。尽管美联储在2025年1月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但市场预期其未来可能转向宽松货币政策。一旦美联储降息,将降低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从而进一步推动金价上涨。

此外,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黄金储备在2024年12月末达到1913.4亿美元,连续第二个月扩大。其他国家的央行也在积极增加黄金储备,以对冲经济波动和货币贬值带来的风险。这一趋势在2025年预计将继续保持,为黄金价格提供了强劲支撑。

同时,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以及贸易摩擦的加剧使得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地缘政治冲突叠加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导致全球避险情绪升温,推动资金涌入黄金这一“避风港”。

对于金价未来的走势,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5年黄金展望》预测,金价有望在2025年创下近10年来的最佳年度表现。然而,业内人士也提醒投资者,短期内金价或将维持高位震荡,未来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者需保持谨慎态度,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多渠道参与黄金投资需谨慎

面对金价上涨的机遇,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资金规模以及投资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实物黄金方面,金条、金币等保值性强,适合投资偏保守的人群;而金饰则更适合满足消费+投资的双重需求。然而,投资者在购买实物黄金时需关注溢价陷阱,最好通过银行或交易所等正规渠道购买,并保留原始证书以降低回购折价风险。

此外,纸黄金和积存金也是较为适合中长期定投的投资工具。纸黄金可通过银行APP进行买卖,门槛低且无需实物交割;而积存金则类似定投方式,可每月自动买入以平摊成本。对于希望追踪现货黄金价格波动的投资者而言,黄金ETF(挂钩金价的场内基金)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类基金具有交易便捷、流动性强的特点,但管理费用需投资者关注。

当然,黄金股票与黄金期货等高风险投资工具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然而,这些工具的风险相对较高,适合具备丰富投资经验和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在选择这些工具时,投资者需充分了解产品特性及风险收益特征,并做好风险管理。

理性投资 避免追涨杀跌

尽管金价上涨为投资者带来了机遇,但业内人士也指出,当前金价已处历史高位,短期回调风险不容忽视。在金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投资者需保持谨慎态度,警惕可能出现的回调压力,避免盲目跟风“追涨杀跌”。

黄金作为不生息的资产,其长期收益可能跑输其他资产类别。因此,建议投资者在配置黄金资产时保持理性态度,将配置比例控制在家庭金融资产的合理范围内(如不超过15%)。同时,投资者应避免使用杠杆工具进行黄金投资,以免因市场波动导致本金损失。此外,“高价回购”和“保本理财”等骗局也值得投资者高度警惕,以免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综上所述,黄金作为“硬通货”在资产配置中具备抗通胀、分散风险的作用。然而,投资者在参与黄金投资时需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资金规模以及投资经验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合理规划投资组合。只有在充分了解产品特性及风险收益特征的基础上谨慎投资才能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