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转暖,国债行情与美联储政策动向解析
AI导读:
债市由逆风转顺风,机构看好11月行情,预计政策利率或下调20BP,10年国债有望重回1.65%。央行重启200亿国债买卖操作,稳定市场预期。美联储内部对降息路径存在分歧,市场对12月降息预期波动,美元短期震荡但长期承压趋势明确。
AI摘要: 债市由逆风转顺风,机构看好11月行情,预计政策利率或下调20BP,10年国债有望重回1.65%;央行重启200亿国债买卖操作,规模虽小但信号意义重大,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美联储内部对降息路径存在分歧,市场对12月降息预期波动,美元短期震荡但长期承压趋势明确。当前市场环境下,债市与国债市场正经历显著变化,政策利率调整预期增强,国债收益率有望下行,而美联储政策动向则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数据来源:Choice)
行情回顾: 截至今日18点,利率市场收益率多数上行,1Y国债收益率持平至1.40%,3Y国债上行1bp至1.44%,5Y国债上行0.5bp至1.52%,10Y国债上行0.25bp至1.79%,30Y国债上行0.65bp至2.14%,10Y国开上行0.45bp至1.86%。信用市场收益率多数小幅上行,2Y期AAA信用债上行0.5bp至1.69%,3Y期AAA信用债收益率持平至1.92%,5Y期AAA信用债上行0.25bp至2.18%。转债方面,中证转债指数今日收盘报486点,收涨0.74%。
1、债市由逆风变顺风
华源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廖志明11月继续看多债市。债市走势可能阶段性与基本面脱钩,但无法长期脱钩。由于年金等机构权益仓位处于高位,股市行情对债市的利空影响或将减弱。资金面宽松,买断式及MLF利率均已明显下降,债市大幅正carry,未来半年政策利率或下调20BP。后续或将定价政策利率降息,四季度债市或从逆风变顺风。季节性规律来看,2018-2024年的10月份10Y国债收益率平均升幅仅2BP,11月及12月则往往大幅下行。当前,我们继续看多债市,预判年内10Y国债收益率重回1.65%左右,30Y国债看1.9%,5Y大行二级资本债走向1.9%(均指无增值税的券)。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本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央行并没有加量。原因在于实体融资需求有待提振的情况下,近期信贷投放速度有所放缓,银行体系流动性相对充裕。本月还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和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预计央行将在本月第二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并开展MLF操作,预计为等量续作或加量操作,以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总体上看,未来一段时间央行会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MLF两项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不过,未来一段时间中期流动性加量规模可能较此前每月6000亿的较高水平有所回落。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背后是经济增长动能变化、物价走势等因素的综合要求,以两个“5000亿”财政及准财政政策加力为标志,四季度或将陆续出台新一轮稳增长政策。
2、200亿央行买债
光大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旭
央行买债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途径是什么?部分投资者认为其会直接改变债券市场供需关系。我们认为这是有道理的,但仅这200亿元的需求真的能让10Y国债收益率在4天内(即10月28-31日)下行5bp么?实事求是地讲,200亿元的购买量与今年10月5281亿元的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相比非常有限。我们倾向性地认为,这段时间利率的下行可能主要是因为市场在交易“央行买债”这个主题。在不同阶段市场交易的主题不同,显然不可能长时间这样交易下去。而且,如果拉长一些时间来看,债券的定价必然是要回归基本面的。
华创证券投资交易部
对于后续操作量,我们认为仍需把握央行恢复国债买卖的核心目的,特别是“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这一新提法,表明国债买卖的功能定位更多是便于央行主动调控收益率曲线,在纠偏单边预期、防止风险累积的同时,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将利率维持在央行合意区间内。在政府债集中发行的时段或者债市利率遭遇较大调整压力时,央行更有可能通过加大买债力度稳定市场预期、传达利率顶部信号。如果后续债市延续窄幅震荡,国债买卖作为央行诸多流动性投放手段之一,加量操作的必要性则较为有限,或维持常规买量体现“与财政政策相互协同”的工具目标。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
市场当时普遍预期央行将以稳健方式推动恢复国债买卖操作。如今实际操作落地,既验证了政策表态的延续性,也显示出操作节奏的审慎。200亿元的净买入规模不大,但意义重大。一方面,该举措有助于呵护流动性、稳定债市预期;另一方面,较低的操作规模也体现出央行无意推动利率过快下行,从而避免市场形成过度宽松预期。他预计,央行11月可能会视市场情况适度加大国债买入规模,以平滑流动性压力。总体来看,“稳中偏松”的政策取向仍将延续。
3、美联储“鹰鸽乱舞”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
尽管10月份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鹰派”表示12月份降息并非既定事实,导致市场对12月份美联储降息预期骤降,推动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支撑美元指数走强。短期来看,美元指数走势主要取决于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路径的预期变动和市场的风险情绪变动。若核心经济数据披露后美国经济表现低于预期,或推动美元指数走弱。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
预计12月份美联储仍将降息,但明年或放缓降息速度。在10月份降息后,预计美联储年内仍有一次降息空间。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放鹰”,但10月份以来美国政府停摆已切实对经济形成拖累。12月份议息会议前,美联储可能将面对疲软的11月份就业数据和相对温和的通胀数据,停摆后的经济反弹要到更晚时期才能体现,2026年的降息路径将有所放缓。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
美元指数短期或维持震荡偏强态势,但上行空间有限。一方面,美联储将于12月1日起结束缩表,宣告量化紧缩告一段落,对美元流动性形成支撑;另一方面,美联储内部对降息路径存在分歧,政策决策的谨慎性可能延缓美元走弱节奏。2026年美元指数大概率进入下行通道,长期承压趋势明确。核心逻辑在于市场对美国利率的“重新定价”,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将对美元形成持续压力。此外,美国财政赤字高企、债务规模扩大削弱美元信用根基,叠加全球“去美元化”持续发酵,美元长期贬值动力较强。债市动态与美联储政策动向紧密相连,投资者需密切关注。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