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要闻:中美关税调整、央行操作及市场动态全解析
AI导读:
本文聚焦债市要闻,包括中美关税调整、央行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交易商协会警告非市场化发行债券机构、流动性预期改善债市情绪转暖、股债联动超长端收益率上行等。同时,解读了央行买债操作时点及规模、融创境外债重组获批、上海债市“科技板”配套政策座谈会、河南拟发行政府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以及美国财政部维持中长期债券发行规模不变等热点事件,为债券投资者提供全面信息。
债市要闻:聚焦中美关税、央行操作及市场动态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暂停24%对美加征关税,保留10%税率】
为落实中美经贸磋商成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11月10日起,调整加征关税措施,债券市场关注此举对宏观经济及债市的影响。在一年内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保留10%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此举旨在稳定贸易环境,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央行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流动性充裕】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4日,央行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财政政策靠前发力,银行负债压力缓解,市场流动性需求不大。央行恢复国债买卖操作,加大对银行体系长期流动性的支持,释放稳增长信号,有助于稳定宏观经济运行。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期,本月央行还会开展第二次操作,且加量续作的可能性较大,债券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央行政策动向。
【交易商协会警告4家机构非市场化发行债券】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金堂县兴金开发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非市场化方式发行及交易债券,被予以警告。其母公司成都东进淮州新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相关咨询公司也因协助非市场化发行受到严重警告。上海腾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因不配合自律调查被警告。此举彰显了监管部门对债券市场规范运作的坚定决心,债券市场监管趋严。
【流动性预期改善,债市情绪转暖】
进入11月,货币市场延续宽松基调,债券市场情绪逐步修复。多家机构认为,资金面有望维持平稳偏松运行,叠加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债市回暖信号明显。短端利率保持低位,长端收益率企稳回落。机构普遍认为,年末债市或呈现“资金稳、利率降、情绪暖”格局,为债券配置提供良机。
【股债联动,超长端收益率上行】
昨日权益市场缩量上涨,债市进入消息面真空期。风险偏好成为利率定价参考,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与上证指数走势趋同,超长端调整显著。债市短端强于长端,信用强于利率。短端利率基本稳定,长端利率暂未选择方向,债市多头优先选择中长久期票息品种。3-5年二级资本债收益率普遍下行,为债券投资者提供稳健收益。
解读:专家表示,10月央行买债操作时点靠月末,政策效用不显著。11月是政府债供给发力期,央行买债能起到协同作用,买债规模反映央行态度。站在当下不必为短期波动担忧,小幅调整可能是追加久期的机会。此外,融创境外债重组获批,96亿美元债务基本清“零”,为大型房企债务问题化解提供积极信号。
【上海举办债市“科技板”配套政策座谈会】
11月4日,上海市委金融办联合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座谈会,支持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参会机构交流了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进展及困难,并提出建议。配套政策的出台对于促进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具有积极意义。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用好用足政策效应,支持更多股权投资机构在沪集聚发展,为债券市场创新注入新活力。
【河南拟发行政府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河南省财政厅计划于2025年11月12日发行政府债券,总规模为74.5068亿元,其中46.3538亿元为特殊新增专项债,28.153亿元为特殊再融资债券,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此举有助于减轻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优化债务结构,为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美国财政部维持中长期债券发行规模不变】
美国财政部暗示,在明年晚些时候之前不考虑增加中期和长期债券标售,将更为依赖短期国库券融资。该决定反映出发行较长期限债券成本更高。下周3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标售总额将为1,250亿美元,维持去年5月以来水平。此举对全球债券市场走势产生一定影响,投资者需关注国际债券市场动态。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11月5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65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Wind数据显示,当日5577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净回笼4922亿元。信用债事件方面,碧桂园境外债务重组计划获大多数债权人批准;华闻传媒18家财务投资人签署《重整投资协议》等。市场动态方面,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上行,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下行,银行间回购定盘利率集体持平。利率债涨跌不一,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信用债多数上涨,全天总成交金额放量。欧债收益率多数收跌,美债收益率集体上涨。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