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二季度绿色债券政策与市场全景解析
AI导读:
2025年二季度,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在政策推动下蓬勃发展。财政部发布气候披露准则与应用指南,三部门发布绿色金融目录,为市场提供标准与指引。绿色债券发行数量与规模上升,环境效益显著,信息披露完整度提升,典型案例为市场提供借鉴。
政策动态与绿色债券发展:2025年二季度全景解析
(一)财政部发布气候披露准则
2025年4月27日,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要求企业分类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引导金融资源向低碳产业流动。此政策作为绿色金融政策动态,对提升企业和金融机构气候风险管理水平意义重大,为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营造了良好政策环境,是绿色债券发展的重要政策支撑。
(二)财政部发布应用指南
2025年6月17日,《〈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发布,解释细化重要概念,明确评估流程和方法,为企业提供可持续披露操作指引。这有助于企业更规范披露信息,提升信息透明度,增强投资者信心,对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是绿色债券市场规范发展的重要指引。
(三)三部门发布绿色金融目录
2025年6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为绿色金融产品项目认定提供统一标准,提升资产管理效率,降低识别成本。新增温室气体排放贡献信息,体现对绿色项目环境效益重视,有助于资金精准投向绿色产业,为绿色债券项目认定和资金投向提供明确依据,是绿色债券项目发展的重要标准。
绿色债券发行概况
(一)发行整体情况
2025年二季度,我国境内公开发行绿色债券数量和规模上升。贴标绿色债券发行110只、2730.45亿元,数量环比增加57.14%,同比增加32.53%;规模环比增加77.25%,同比增加147.05%。“投向绿”债券发行239只、4424.38亿元,数量和规模也有不同程度增加。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增长,反映市场对绿色项目支持力度加大,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更多资金,促进绿色债券市场繁荣。
(二)各券种数量与规模
贴标绿色债券中,公司信用债、金融债、资产证券化债券分别发行84只、24只、2只;“投向绿”债券中,公司信用债、政府债、金融债、资产证券化债券分别发行187只、26只、24只、2只。从发行规模占比看,贴标绿色债券中,金融债、公司信用债、资产证券化债券占比分别为69.95%、29.28%、0.77%;“投向绿”债券中,公司信用债、金融债、政府债、资产证券化债券分别占比43.71%、43.17%、12.65%、0.47%。各券种发行情况差异反映市场对不同类型绿色项目偏好,为绿色债券市场多元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绿色债券环境效益
(一)环境效益数据统计
2025年二季度,境内公开发行贴标绿色债券预计每年可支持减排4491.56万吨二氧化碳、18996.46吨二氧化硫、13529.52吨氮氧化物,节能1173.41万吨,节水458.45万吨。这些数据直观展示绿色债券对环境保护的积极贡献,体现绿色债券在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市场对绿色债券投资价值认可。
(二)信息披露完整度
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得分满分为120分,2025年二季度,境内公开发行贴标绿色债券完整度得分均值为88.92分,环比上升7.56%。其中,基础得分均值为77.82分,附加得分均值为11.10分。各绿色行业中,清洁能源产业完整度得分均值最高,为107.03分;各券种中,公司信用债完整度得分均值最高,为89.99分。信息披露完整度提升反映市场对绿色债券环境效益重视,有助于投资者更好评估绿色债券价值,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典型案例分析
综合考虑各券种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实践、募集资金投向领域代表性,共6只债券纳入2025年二季度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典型案例,包括公司信用债4只、金融债1只、政府债1只。如25南电GN004,2025年4月28日发行,完整度得分120分,募集资金投向清洁能源产业,披露碳减排量、节能量等环境效益。这些典型案例为其他绿色债券发行提供借鉴,推动绿色债券市场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水平提升。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