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要闻:MLF净投放、科创债升温与全球债市波动
AI导读:
8月债市要闻聚焦:央行MLF净投放3000亿元,货币政策注重精准传导;证监会优化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强化风险管控;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2024年评估认证规模达6333亿元;商业银行科创债发行驶入“快车道”,30余家银行参与发行。全球债市波动加剧,美联储暗示可能降息,日债收益率迭创新高。
债市要闻与政策动向深度解析
【8月MLF净投放3000亿元,货币政策注重精准传导】央行本周一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8月净投放达3000亿元,叠加3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规模创今年2月以来新高。业内人士指出,此举释放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呵护信贷的信号,年内降准空间有限,政策重心或转向“落实落细”,在保持流动性充裕的同时,更注重灵活落地与精准传导。货币政策宽松为债市提供稳定环境,MLF操作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证监会优化证券公司分类监管,强化风险管控】8月22日,证监会发布新规,优化债券交易、资管业务风险管控扣分标准,引导证券公司加强合规管理和风险防控。新规明确债券交易风险管控机制需健全,有效防范信用、杠杆、流动性等风险;自营投资债券违约规模占比、现券交易偏离基准超2%的交易金额占比需保持正常状态;私募资管业务风险管控机制需健全,低等级信用债比例和杠杆率需符合行业水平。风险管控成为证券公司分类监管的核心指标。
【银行间外汇市场管理新规:货币经纪公司可提供衍生品经纪服务】8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就《银行间外汇市场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明确境内货币经纪公司可为银行间人民币外汇衍生品等提供经纪服务。外汇市场管理新规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多交易渠道,促进外汇市场健康发展。
【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2024年评估认证规模达6333亿元】交易商协会通报显示,2024年国内全市场经评估认证的绿色债券共计423只,总规模6333.02亿元,占全市场绿债发行只数的88.68%、规模的92.94%。其中,绿色金融债券62只,规模2545.91亿元;绿色债务融资工具241只,规模2416.45亿元;绿色公司债120只,规模1370.66亿元。绿色债券市场成为债市重要组成部分。
【国债发行利率超预期,10年期新券利率高出市场6BP】8月22日,国债发行大日,2370亿元新债招标,10年国债新券票面利率1.83%,超出二级市场活跃券至少6BP;30年新券票面利率2.15%,超出二级市场活跃券近8BP。发行结果落地后,10年、30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双双上行。业内指出,近期新发利率债已逐渐开始按照税率6%的上限加点。国债发行利率成为市场风向标。
【地方债发行延续高位,8月来发行规模近9000亿】8月以来,地方债发行保持高位运行,截至8月22日,全月发行总额达8950.39亿元,其中专项债发行6294.59亿元,占比70.33%。江苏省特殊新增专项债发行表现突出,年内累计规模达1189亿元,成为全国首个突破千亿的省份,占全国该品种发行总量的12.36%。地方债发行规模持续扩大,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科创债发行驶入“快车道”,30余家银行参与发行】8月以来,商业银行科创金融债券发行持续升温,发行主体类型进一步丰富,逐步向农商银行下沉。Wind数据显示,自5月9日债券市场“科技板”上线以来,截至8月23日,商业银行科创债发行数量达37只,发行规模总计2263亿元,发行主体涵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等34家银行机构。其中,城商行表现尤为活跃,共有18家参与发行,农商行也增加到4家。科创债发行门槛适度放宽,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碧桂园上半年预亏超185亿元,计划2025年底完成境外债重组】8月22日晚间,碧桂园发布盈利警告,预计上半年亏损185亿元至215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51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亏损主要源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下降、毛利率持续低位以及物业项目资产减值增加。目前,碧桂园正与专案小组及协调委员会就正式文件紧密合作,力争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建议重组。房地产企业债务重组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万科上半年营收1053亿,将多措并举妥善解决到期债务】8月22日晚间,万科公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53.2亿元,净亏损119.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6.2%和21.3%。亏损主要源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显著下降、毛利率低位以及新增计提资产减值。万科表示,将增收节支、降本增效、尽力减亏,加强应收款项清收,全力以赴妥善化解到期债务,推动公司重归健康发展轨道。房地产企业债务问题引发市场关注。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可能降息,全球债市波动加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表示,美国就业下行风险上升,风险平衡的变化可能构成调整政策的理由,美联储对降息持开放态度。与此同时,日债收益率迭创新高,长期限日本国债收益率持续攀升,日本财政赤字风险与政策不确定性共振致使日债投资者“望而却步”。全球债市波动加剧,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全球债市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