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8月以来商业银行科创金融债券发行持续升温,发行主体类型丰富并向农商银行下沉。发行主体涵盖34家银行机构,政策、市场与银行转型共同推动科创债发行扩容。广东等省份表现突出,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多措并举推动科创债落地,市场对科创债接受度不断提高。

  8月以来,商业银行科创金融债券发行持续升温,发行主体类型进一步丰富,逐步向农商银行下沉,科创债市场迎来发展新机遇。Wind数据显示,自5月9日债券市场“科技板”上线以来,截至8月23日,商业银行科创债发行数量达37只(8月新增6只),发行规模总计2263亿元,凸显了科创债市场的强劲势头。

  发行主体涵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等34家银行机构。其中,城商行表现尤为活跃,共有18家参与发行,农商行也增加到4家。值得注意的是,发行主体信用评级呈现多元化,AA+评级主体已扩容到3家,反映科创债发行门槛在政策鼓励与市场认可的双重推动下适度放宽,为科创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可能。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余丰慧表示,随着科技创新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金融机构对科创企业的融资支持需求显著增长,叠加多项政策利好,共同推动了科创债发行加速。尤其是地方银行,具备实质性动力参与科创债发行,这不仅有助于拓展业务新领域、提升市场竞争力,还能为其带来与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合作的机会,进而获取潜在的高收益回报,实现双赢。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也指出,科创债发行扩容的背后是政策、市场与银行自身转型三重因素的共同推动。政策层面,国家明确鼓励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为银行发行科创债提供制度保障和操作便利。市场需求方面,科技企业融资需求持续旺盛,科创债正在成为衔接资本与实体的重要金融工具。银行层面,银行业务结构转型压力增大,通过发行科创债可优化资产配置、增强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并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适应市场变化。

  张新原进一步强调,除了响应宏观政策外,地方银行也着眼于拓展业务范围、降低负债成本、提升区域竞争力。发行科创债有助于银行吸引较低成本资金,改善负债结构,同时通过赋能本地科技企业,深化银行与地方经济之间的联系,为长期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江苏、江西等省份在科创债发行中表现突出。余丰慧补充分析,这些地区经济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政府也对科技创新给予较大力度的支持,共同促成科创债市场的快速发展,为科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

  以广东为例,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18日,全省已有2家金融机构、12家科技型企业和4家股权投资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总计441.05亿元,率先实现三类发行主体“全覆盖”,展现了广东在科创债市场的领先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方面表示,分行在推动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方面多措并举,通过广泛宣介、深入调研、政银协同、提升市场流动性等方式,全面推动科创债落地。据介绍,分行通过“几家抬”机制凝聚多方支持力量:一方面,联合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财政厅、科技厅、广州市工信局、中债信用增进公司等机构,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加强央地协作,运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科创债风险分担机制等,为发行提供增信支持;另一方面,携手广州南沙自贸区国资局,组织8家民营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开展科创债业务对接会,协调发债方案,畅通融资渠道,促进科创债市场健康发展。

  在活跃市场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积极推动“促投资”举措,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通过柜台渠道开展科创债交易,拓展质押式回购、再贷款等业务,鼓励商业银行上线多品种科创债。截至目前,全省已有40家法人金融机构开展柜台科创债交易,总额超7亿元,用于质押融资的科创债规模约1.4亿元,显著增强了市场流动性,为科创债市场注入活力。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方面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支持科技型企业与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强化政策传导与业务对接,深化“科技+债券”融合机制,进一步写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推动科创债市场持续繁荣。

  此外,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还指出,市场对科创债的接受度正不断提高,银行、券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成为认购主力。在袁帅看来,科创债不仅是金融服务实体的重要通道,更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金融工具,未来有望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扮演更核心的角色,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