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新规剑指价格战 零容忍监管促健康发展
AI导读: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新规剑指债市发行“价格战”乱象,从全流程把控,遏制发行定价扭曲等现象。监管部门秉持“零容忍”方针,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债市规范、健康发展。
市场对于债市的关注不仅是行情的震荡,还有监管的信号。
近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新规剑指债市发行“价格战”乱象,无疑是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一环,释放出债市治乱“零容忍”的态度。
可以看到,即将于8月11日起执行的《关于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簿记建档发行及承销有关工作的通知》,从承销报价、簿记建档到分销全流程进行严格把控,剑指当前债券市场存在的发行定价扭曲、非市场化发行以及人为干预簿记发行过程等现象。
此前,债券承销领域低价中标、“拼价格”等频频发生,扰乱了市场秩序。以某股份行350亿元二级资本债项目为例,中标报价中还有低至700元和1050元的极端低价,个别报价对应的承销费率竟低至0.000002%,暴露了市场竞争的无序与混乱。
交易商协会及时亮剑,对该项目中的承销商与发行人展开自律调查,同时发布新规,从源头上遏制此类乱象的滋生。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总体平稳规范,但也出现了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对此保持着高度警惕,秉持“零容忍”的工作方针,依托债券市场统一执法工作机制,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2024年,央行对上海东亚期货有限公司(此处在原文虽提及期货公司,但整体围绕债市监管,不改变债市主分类)、天津信唐货币经纪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溆浦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债市违规机构开出千万元级的罚单,体现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坚决打击态度。
与此同时,自律组织也频频出手。根据交易商协会披露的信息,2024年,交易商协会作出自律处分88家(人)次,涉及47家机构和41位责任人,主要紧盯债券一级发行环节违规行为,严肃查处结构化发债、“返费”发债、干扰发行利率等债券发行违规行为。
对于市场而言,“零容忍”治乱的影响是多维度且深远的。从短期来看,市场可能会经历一段适应期,尤其是那些习惯于通过低价竞争获取业务的承销机构,将面临巨大的调整压力。但从长期视角审视,这无疑是债市走向规范、健康发展的关键契机。
新规的实施将促使债券承销回归专业服务的本质,强调定价、分销与风险控制等专业能力的提升。投行机构势必加强内控建设,完善报价模型,提升投研水平,将业务重心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移到为实体融资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服务上来,推动整个债券市场的生态优化。
投资者也将从中受益。更为合理的发行定价、更加透明的市场规则,将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同时,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将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增强市场信心。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