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自2025年8月8日起,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消息公布后市场反应剧烈,新债收益率暴涨后老债又成抢手货。机构认为税收调整对债市影响偏中短期,但或引发新老券利差走阔。此外,资金配置或发生变化,部分资金有望流向权益市场。

日前,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公告,自2025年8月8日起,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之前发行的债券利息收入继续免征增值税直至到期。

消息公布当天,市场反应剧烈,新债征税致持有成本上升,债券收益率暴涨,但随后老债因免税优势成抢手货,收益率又跳水。市场博弈背后是资金涌动,部分资金转向信用债、REITs甚至股市。

“新老划断”或带动存量券抢购潮

机构认为此次税收调整对债市影响偏中短期,但“新老划断”或引发新老券利差走阔,带动存量券抢购潮。中信保诚基金和禅龙资产均认为,存量债券资产相比新发债券有结构性优势。

禅龙资产还认为,新规对利率债恢复征税后,利率债相对于信用债的税收优势不再,带动信用债利差收窄。此外,市场利率中枢有望整体上移。

基金公司调整债基申赎额度

税收政策调整对普通个人投资者影响不大,对公募基金中长期影响有限。已有基金公司在调整旗下债券基金的大额申赎额度。禅龙资产表示,税收新老划断可能使部分机构短期交易意愿提升。

对于未来债券投资策略,已有机构紧急研究讨论。百亿级私募表示,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面临困境,未来“固收+”产品或着重布局可转债、REITs、权益等资产。

此外,公募基金的所得税优势和资本利得增值税优势继续维持。工银瑞信基金人士表示,新规后公募基金的税收优势比此前更加显著。

机构配置资金或“分流”

由于新发行的国债等不再具备免税优势,权益资产吸引力提升,部分资金有望从债市流向权益市场。广发基金投顾表示,部分资金可能流向信用债领域或股市。

不过,工银瑞信基金认为,这一变化对银行保险税前利润的影响有限。禅龙资产表示,本次税收调整对于资金配置结构不太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