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债券通互联互通机制优化扩容,中国债市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多项扩容措施,包括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等。中国债市规模全球第二,但国际投资者持有占比低,未来外资增配空间大。

债券通互联互通机制优化扩容,中国债市对外开放力度加大。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江会芬在“债券通周年论坛”上宣布扩容措施,包括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等4类非银机构,优化离岸回购机制并扩宽多币种,扩充互换通报价商队伍,以及境外投资者的免税安排等。

据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透露,中国债市规模全球第二,但国际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的占比仅有3%,未来外资增配空间大。债券通迎来“北向通”启动八周年,市场期盼机制进一步优化。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扩容措施,包括完善“南向通”运行机制,优化离岸回购业务机制,以及优化互换通运行机制等。

江会芬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研究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其他措施。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表示,债券通扩容系列举措将便利境外投资者获取人民币流动性支持,提升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竞争力。工银亚洲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詹伟基透露,取消对回购抵押券的冻结,允许回购期间债券再抵押可以更好地盘活流动性。

近年来,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规模增长较快,2024年全年在香港发行的离岸人民币债券总额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7%。此次债券通“南向通”境内投资者增加了4类非银机构,加上近期新发放了一批QDII额度,预计债券投资需求短期会大幅增加。香港证监会正朝着增加离岸人民币债券供给、提升债券二级市场流动性、研究建立优化配套的离岸人民币产品相关基础设施三个策略性方向推进人民币固定收益市场的发展。

债券通有限公司发布的运行报告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债券通“北向通”累计成交9156亿元,日均成交482亿元,与开通首月相比增长超31倍。陈翊庭透露,国际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的占比仅有3%,未来外资增配空间大。詹伟基表示,希望点心债等债券的发行主体继续扩大,增加债券品种和数量。中信银行(国际)执行董事总经理李超表示,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特色是低波动和低相关,可以很好地用于分散风险。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