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央行明确表态呵护资金面、关税调整不确定性尚存背景下,债市多头情绪逐渐占据上风。分析人士指出,6月仍可保持看多方向不变,建议机构持续关注久期策略。多重利好叠加,基本面数据提供支撑,央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稳定资金预期,债市利率下行可期。

  新华财经上海6月10日电(记者杨溢仁)在央行明确表态呵护资金面、关税调整仍存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债市多头情绪逐渐占据上风。

  分析人士指出,6月债市看多方向不变,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触及1.5%下限,建议机构持续关注久期策略。

  多重利好助债市

  近期,债市迎来多重利好。

  首先,基本面数据提供有力支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5月CPI同比下降0.1%,PPI同比下降3.3%,显示国内物价水平稳中偏弱,为货币政策持续宽松提供空间。

  一位交易员表示:“CPI持续低位,PPI同比跌幅扩大,基本面复苏缓慢,债市环境依然友好,看多方向不变。”

  国盛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杨业伟认为:“实体投资回报率下降,能够接受的融资成本也将不断下行,利率下行趋势明显。”

  其次,央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稳定资金预期,同样利好债市。

  天风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谭逸鸣解读:“央行前置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释放货币政策支持信号,有助于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对冲流动性缺口,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综上所述,基本面和资金面利好债市的逻辑未变。

  利率下行可期

  目前,大型商业银行在二级市场配置短债,保险资金配置超长债动力增强,国债30年至10年期利差持续压缩。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保费收入结构明显改善,寿险收入同比增幅达16.8%。

  杨业伟指出:“政府债券供给放缓,资金供给充裕,债市将遵循‘需求大于供给’的逻辑,资产荒有望再现。”

  多数机构预测,债市利率有望再创新低,新一波下行或始于6月中下旬。

  基本面变化将驱动广谱利率下行,贷款、存款、货基、保险等资产收益均低于年初,为利率突破前低奠定基础。

  杨业伟称:“年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望下探至1.4%至1.5%水平。”

  把握配置窗口

  鉴于货币政策仍有发力空间,央行护航流动性,机构可关注短端品种配置机会,以及存单价格企稳后的价值。

  谭逸鸣表示:“中长端方面,接下来两个月是关键窗口期。需关注关税博弈和经济金融修复态势,以及央行是否会进一步宽松。”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指出:“6月利空因素不多,基本面数据对利率方向指示不强。建议配置超长期地方债、长久期金融债等相对稳定的品种。”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