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月份,债市“科创板”即将满月,建行、农行等国有大行加速布局科创债市场。建行首笔科创债发行总额达300亿元,创下新纪录。自债市“科创板”开市以来,银行科创债发行总额已近2000亿元,但中小银行对此态度谨慎,面临挑战。

  财联社5月28日讯(记者彭科峰)5月份即将落幕,债市“科创板”也将迎来满月,作为金融行业的领头羊,建行、农行等国有大行正积极布局科创债市场。

  5月27日,建行向财联社记者透露,该行首笔科技创新债券正式上市,总额高达300亿元,创下金融类科创债发行规模的新纪录。

  银行为何热衷于发行科创债?发行过程如何?中小银行对此有何看法?近日,财联社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与调研。

  300亿巨额!建行科创债刷新历史纪录

  债市“科创板”满月之际,新的历史纪录诞生。5月27日晚,建行宣布,其发行的首笔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达300亿元,成为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金融类科创债。其中,3年期品种发行250亿元,票面利率1.65%,全场认购2.3倍;5年期品种发行50亿元,票面利率1.76%,全场认购2.1倍。

  建行表示,所募集资金将精准投向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充分发挥金融促进科技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此次科创债的成功发行,标志着建行在科技金融领域迈出了新的一步。

  此外,建行还创下债市“科创板”的另一纪录。5月16日,建行作为主承销商,助力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35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期限长达15年,创非金融企业科创债期限最长纪录。

  大行引领,银行科创债发行总额近2000亿

  自债市“科创板”开市以来,农行、工行、交行等银行机构积极参与。初期,它们主要以承销商身份亮相。例如,5月8日,光大银行牵头主承销首批7单科技创新债券;5月9日,农业银行承销6家机构的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同日,交通银行承销的科创债也在银行业间市场顺利发行。

  随后,工行、农行等相继转为发行方,陆续发行科创债。5月13日,农业银行成功发行2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期限为3年期,利率为1.65%。同日,交通银行也成功发行2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光大银行表示,承销、发行科创债是科技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行近期还在上交所举办了服务科创企业的专项活动,探索多元化服务模式。

  据统计,自债市“科创板”开市以来,已有约15家银行机构官宣发行科创债,累计金额接近2000亿元。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行规模多为200亿元,股份行在100亿元至200亿元之间,城商行则在100亿元以下。

  中小银行谨慎,科创债发行面临挑战

  目前,发行科创债的银行机构仍以国有大行、股份行为主,部分城商行已加入,但主要上市城商行尚未参与。某江浙沪上市银行人士表示,该行对发行科创债兴趣不大,因所在区域科技创新类企业数量和资源有限。

  杭州银行积极申请发行科创债,与杭州地区“人工智能六小龙”涌现有关。地方银行发行科创债需考量区域产业布局。

  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该行近期暂无发行科创债的计划。银行发行科创债需经内部程序,由总行资产和负债管理部负责。申请过程相对简单,但资金需定向支持科技型企业。

  分析师指出,科创债有助于银行定向募集资金,拓展低成本资金来源,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但发行科创债也有硬性约束,需确保专款专用。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