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交所发布进一步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通知,从扩大发行主体、简化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细化措施,旨在建立更具包容性的科创债融资制度安排,助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202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科创债首次试点时,市场未曾预见,四年后,这一品种能发展成一个万亿元规模的市场,惠及众多科创企业,推动无数科创项目。2025年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的公告,提出多项举措,旨在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和完善配套支持机制。同日,上交所迅速响应,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通知》,从扩大发行主体和募集资金使用范围、简化信息披露安排等方面提出细化措施,核心是建立更具包容性的科创债融资制度安排。

科创债的推出,顺应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需求,其蓬勃发展得益于符合市场规律的机制创新。上交所科创债以K标识,已形成单独板块。试点以来,上交所科创债稳健扩容,截至目前,已服务近300家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超万亿元,年均增长率约75%。

上交所坚持科创导向,在制度设计、机制安排等多维度精心布局,遵循“宽主体、严流向”的思路,全面涵盖四类企业。本次《通知》进一步扩容,新增金融机构作为科创债发行主体,并要求不低于70%的募集资金投向科创领域,确保科创债的“科技”含量。

在市场实践中,科创债四类主体发行踊跃,募集资金精准直达科创领域。上交所着力建立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长效机制,2024年以来,累计举办科创债相关培训160余次,走访科创企业近40家次,并与国家部委建立联动机制,形成推进科创债工作的合力。

机制创新是科创债蓬勃发展的关键。上交所科创债遵循科创融资规律,锚定“中长期”,给予科创企业耐心资本。科创债发行期限以3年至10年中长期为主,占比约60%。《通知》进一步深化“绿色通道”机制,优化信息披露要求,提升科创债交易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

在一系列制度安排下,上交所科创债已成为赋能企业创新发展的有力工具。以2024年发行的5年期AAA评级科创债为例,其加权平均发行利率较同期限、同评级普通债券低约20BP。

《通知》发布后,市场反响热烈,证券公司、股权投资机构、实体产业企业纷纷表示将用好支持措施,推动新一批科创债申报、发行。新增支持金融机构发行科创债是一大亮点,已有约10家证券公司拟发行超160亿元科创债。

众多股权投资机构对《通知》中“扩大募集资金使用范围”反响强烈,明确支持私募股权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和扩募。同时,《通知》还优化融资机制,简化信息披露安排,降低企业信息披露成本,提高发行效率。

展望未来,上交所将持续完善科创债市场生态建设,希望科创债能覆盖更多科技企业,为科技创新插上金融的翅膀,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