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政府化债获奖励,债务风险化解成效显著
AI导读:
四川30地因债务风险较低、隐性债务化解较好,获得四川省2025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倾斜支持。同时,山西、湖南等地区县政府也因化债成效显著,获得上级政府化债奖励或通报表扬。专家指出,地方政府化债进程中,上级政府采用激励措施,有利于地方政府推进化债进程。
【大河财立方记者李国庆】日前,四川30地因债务风险较低、隐性债务化解较好,获得四川省2025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倾斜支持。同时,山西、湖南等地区县政府也因化债成效显著,获得上级政府化债奖励或通报表扬。此举旨在通过激励措施,推动地方政府积极化债。
专家指出,地方政府化债进程中,上级政府采用激励措施,不仅反映了对化债工作的重视,更有利于地方政府推进化债进程。然而,设计化债奖励机制时,需注重后续监督,确保化债工作能够持续有效推进。
地方政府化债取得新成果,多地获化债奖励
4月2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对2024年度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
通报中提到,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广安市、达州市、眉山市、资阳市等30地,因债务风险较低、隐性债务化解较好,将在2025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分配中获得适当倾斜。
自去年11月以来,地方政府化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全国31地2025年政府公告中均提及“年度化债任务”或“隐性债务”超额完成。此外,山西、湖南等地地方政府因化债效果显著,获得上级政府通报表扬或化债奖励。
例如,山西定襄县、湖南隆回县等地,在2024年获得上级政府化债奖励或通报表扬。其中,衡东县因化债成效显著,获得“真金白银”奖励,奖励资金达300万元。
中证鹏元研发部高级董事、资深研究员吴志武表示,地方政府采用激励措施,有助于反映上级政府对化债的态度,从而推动地方政府积极化债。结合2025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地方政府存量隐债得到化解,部分地方甚至实现隐债清零。
吴志武还指出,由于去年出台了“6+4+2”化债方案,地方债务到期压力得到有效缓解,流动性风险出现收敛。
河南化债能否借鉴他山之石?
2025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将高效推进地方债务置换,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那么,湖南化债奖励金、四川债务限额分配倾斜等措施,对河南化债是否具有借鉴意义呢?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执行院长、教授赵德昭认为,河南省可以借鉴这种奖励机制,设立省级层面的化债奖励资金,根据各地市、县区的化债成效,给予相应的奖励。
在制定化债激励机制时,赵德昭建议,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债务规模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差异化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奖励标准和考核指标,避免“一刀切”。
吴志武则认为,河南若要采取奖励措施鼓励地方化债,需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任务要求。同时,政府应加强债务资金监管,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化债工作能够持续有效推进。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