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结算发布《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资格及折算率管理业务指引》,优化增量债券回购担保品管理,提高风险管理精细化水平,推出多项惠市便利措施,全力支持交易所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胡雨)为进一步强化交易所市场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风险管理,巩固前期工作成果,中国结算经过深入调研和审慎评估,对增量债券回购担保品管理进行了优化,并发布了《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资格及折算率管理业务指引》,该指引于3月21日正式实施。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指引》的主要内容包括简化入库准入管理、对次级债券进行专门管理、提高风险区分度以及适当提高科创债券和绿色债券的折扣系数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举措对市场具有正面积极影响。

  中国结算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强债券回购风险监测与管理,提高交易所债券回购市场的稳健性,并积极推进登记结算基础制度改革,以全力支持交易所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提升风险管理精细化

  中国结算一直高度重视债券回购风险管理工作,从“管券”“管人”和“建制度”三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和完善债券回购风险管理,使得交易所市场债券回购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首先,债券回购担保品结构持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自2017年4月实施债券回购担保品准入改革以来,信用债入库占比有所下降,而利率债入库占比上升。当前质押库信用债主要为债项AAA级债券,入库占比高达98.2%。

  其次,回购融资主体结构不断优化。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社保年金、公募基金等融资主体回购占比提升至80.8%。

  最后,回购规模增速得到较好控制,回购未到期规模年均增速已下降至6.3%。

  为进一步巩固前期成果,中国结算对增量债券回购担保品管理进行了优化,提高了风险管理精细化水平,主要举措包括:一是按照“新老划断”原则简化入库准入管理,对优质债券取消入库评级要求;二是分类管理,对次级债券进行专门管理;三是提高风险区分度,按发行人财务指标分档设置折扣系数;四是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提高科创债券和绿色债券的折扣系数。

  市场正面响应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结算在此次优化中坚持了“维持存量、优化增量”等原则,并设置了过渡期安排,总体对市场具有正面积极影响。

  具体而言,一是遵循“新老划断”原则,不会对存量债券的交易和回购产生影响;二是设置了两年过渡期,不会对发行人新增债券滚动发行造成影响;三是基于市场风险因子缓释动态调整,市场对此已有充分预期;四是从高质量发展角度出发,推出了多项惠市便利措施;五是兼顾中小企业债券入库需求,考虑不同发行人的财务特征;六是暂免科创、绿色、民企债券登记结算费用,降低市场成本。

  中国结算还将会同交易所积极推进多层次回购市场体系建设,以满足多元主体债券回购需求。

  支持市场高质量发展

  为支持交易所债券二级市场建设,中国结算还推出了信用债ETF回购试点、扩充受信用保护回购担保品范围等配套措施,并暂免科创、绿色、民企债券登记结算费用。

  中国结算表示,未来将在证监会领导下,持续加强债券回购风险监测与管理,提高市场稳健性,并积极借鉴境内外债券市场经验,加强交易所多层次债券回购市场体系建设,以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国家战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此外,中国结算还将积极推进登记结算基础制度改革,构建更加适合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展需要的制度,全力支持市场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