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月24日,多家公司发行的产业债券集中上市,今年以来产业债券发行持续活跃,发行规模同比增长21.96%。多因素推动发行放量,但产业债券流动性仍有待提升,需进一步优化投资者结构。

资讯数据显示,2月24日,由中国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发行的11只产业债券集中上市。债券市场的这一动态,标志着产业债券发行活动的持续活跃。

今年以来,产业债券发行市场持续升温。数据显示,截至2月24日,年内共有323只产业债券通过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上市,发行规模合计达252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发行企业数量及发行规模分别实现了51.64%和21.96%的增长。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于丽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产业债券相较于其他融资方式,具有单笔融资规模较大和融资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优势,能够有效支持企业进行资本扩张。此外,产业债券的发行还有助于优化企业债务结构,降低发行利率,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成本压力。

多因素推动发行放量

今年以来,受益于市场环境改善、政策支持以及市场信心恢复等多重利好因素,产业债券发行持续放量。中国证监会明确提出“提高产业债融资比重”,为产业债券发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企业角度来看,1月份债券长端利率波动小幅下行,信用债券发行利率整体下降,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吸引了更多企业发行产业债券。同时,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增加,也推动了产业债券的发行。

数据显示,年内发行的323只产业债券中,132只用于借新还旧、107只用于偿还有息债务、50只用于生产性支出/股权投资,剩余34只则用于补充流动性资金。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产业债券的发行往往与发展方向清晰、极具潜力的产业及企业相关联。因此,产业债券能够有效引导资金流入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中证鹏元研发部高级研究员李席丰预计,到2025年,产业债券发行规模将持续增长。这一趋势主要受国有企业发债规模扩大和低利率环境的推动。

仍需优化投资者结构

尽管一级市场产业债券发行持续放量,但二级市场表现显示,产业债券的流动性仍有待提升。叶银丹指出,交易所产业债市场投资者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仍然突出,需要进一步优化投资者结构以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和定价效率。

李席丰也表示,投资者结构不完善可能加大产业债券投资的难度和风险,提高企业发行产业债券的难度。因此,优化投资者结构是扩大产业债券发行规模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于丽峰建议,加强债券市场的法律框架,完善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机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海外投资者进入国内信用债市场,并加快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培育,以支持更多企业进行资金筹集。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