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会议强调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
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主持会议,强调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支持科创债券、绿色债券等创新融资工具。近年来,民营企业在债券市场参与度显著提升,但占比仍偏低,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党委会议。会议强调,将积极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并强化风险分担机制,特别是支持科创债券、绿色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等创新融资工具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
债券融资已成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一环。东方金诚研发部执行总监于丽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政策不仅有助于缓解民企融资困境,优化其融资结构,还能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民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通过发行科创债券等,可以加大研发投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具箱”持续升级
近年来,民营企业在债券市场的参与度显著提升,无论是发债企业数量还是规模,均稳步增长。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各行业民营企业存续债券总额约2.31万亿元,其中非金融行业占比过半。2024年,民营企业发行债券总额达3.3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4%,实现净融资2413.35亿元。
这一快速增长得益于多层次债券市场的协同发展,以及日益丰富的债券“工具箱”。例如,央行在202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持续推进柜台债券业务扩容。同时,多品类债券品种如资产支持证券(ABS)等,精准匹配了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
中证鹏元研发部高级董事高慧珂指出,ABS的SPV结构有助于隔离信用风险,其分层设计提供了安全垫,增强了偿债保障,成为民营企业的重要融资途径。
融资环境持续优化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环境显著改善。高慧珂认为,随着国家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日益坚定,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支持政策出台,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持续增长,尤其是科创债、绿色债等创新品种将成为增长点。
金融机构也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通过创新债券产品和服务,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融资选择。例如,兴业银行推出了首批民营企业资产担保债务融资工具,助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降低融资成本。
同时,市场投资者对民营企业债券的信心逐步恢复,投资热情高涨,进一步推动了债券市场的活跃度。然而,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民营企业在发债主体中的占比仍然偏低,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补齐“短板”促发展
以科创债券为例,尽管今年以来发行规模持续增长,但民营企业占比仍然较低。高慧珂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债券市场增信体系不完善、高收益债券市场发展缓慢以及民营企业债券投资生态不完善等原因所致。
为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发债融资规模,高慧珂建议完善分层管理制度、提升债券市场包容度、出台鼓励政策扩大科创债应用、丰富投资者结构等。同时,于丽峰也建议加大增信工具支持力度、创新产品类型以支持民企多样化融资需求。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