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以来,债券型ETF市场规模加速扩容,最新规模突破2000亿元。业内看好信用债、小盘转债等品种。文章分析了债券型ETF市场的发展趋势、投资热点及未来展望。

2025年以来,中国债券型ETF市场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其最新规模已成功跨越2000亿元的重要里程碑。这一显著扩容不仅彰显了市场对债券型ETF的高度认可,也预示着信用债、小盘转债等细分品种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债券型ETF的规模上一次突破千亿大关还是在去年5月。而仅仅9个月后,截至当前,已有29只债券型ETF的规模合计达到了2054.92亿元,实现了从千亿到两千亿的历史性跨越。

在百亿级债券型ETF阵营中,今年新增了四只产品,使得总数达到五只。这五只产品分别为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博时可转债ETF、海富通中证短融ETF、海富通上证城投债ETF与平安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其中,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与博时可转债ETF的规模均遥遥领先,分别达到了416.72亿元和408.51亿元。

新年伊始,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已顺利完成募集,并于上月中下旬相继宣布成立,总规模超过220亿元。这是自四年前以来,债券ETF市场再次迎来新的信用债类ETF,为投资者提供了流动性更强、信用质量更高的债券配置新选择。同时,存量ETF产品也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场ETF年内净流入资金已接近200亿元,其中,债券型ETF更是获得了超过17亿元的资金青睐。

华夏基金指出,尽管前期受资金面影响,债市出现回调,但随着2025年的到来,在票息处于低位的背景下,债券的流动性和交易需求显著增强,交易活跃度也将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利率债市场的关注度迅速扩大,但其收益率已处于历史极低水平,因此做多需求可能受到抑制。在此背景下,主流债券投资者有望将更多目光转向信用债市场,而高等级公司债有望成为承接流动性红利的“领头羊”。

在转债方面,博时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基金经理高晖预测,2025年小盘转债或将重拾升势。从历史规律来看,在市场震荡向上的阶段,小市值低评级转债往往能够跑赢大市值高评级转债;而在市场下跌时,大市值转债则可能表现更佳。考虑到央行对2025年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定调,预计市场将呈现震荡偏积极的态势,小市值风格有望占据优势。短期内,大小盘风格已趋于均衡。

华西证券分析师刘郁表示,近年来,我国指数型债基市场蓬勃发展。在指数基金发展的初期阶段,利率类产品是主要贡献者,其完备的期限分布基本满足了市场的利率债投资需求。而在指数债基的另一领域,信用品类作为新兴市场正处于低存量高增速的“蓝海”阶段。从历史行情来看,在货币宽松和信用宽松的环境下配置转债较为理想。

针对债市行情,刘郁将纯债行情分为“走强”“盘整”和“回调”三种情况。在纯债行情走强时,超长期利率债能够最大化地捕捉债市的收益;当行情进入盘整阶段时,3-5年期的信用债则成为性价比相对较高的选择;而在行情阶段性回调时,短久期利率债的防御属性将为投资策略提供坚实的支撑。具体而言,在2月中上旬应主要配置3-5年期的信用债,到2月中下旬可将重心转移至转债,直至3月中上旬两会召开。

债券型ETF市场规模增长图 了解更多债券型ETF市场相关信息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