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中小银行迎来新一轮存款降息潮,多家银行宣布调整存款挂牌利率。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银行贷款利率走低,净息差压力加大,中小银行通过下调存款利率来缓解负债端成本,成为维持稳健经营的现实选择。预计后续存款利率仍存在进一步下调空间。

  近期,中小银行又迎来新一轮存款的“降息潮”,存款利率调整成为市场关注焦点。10月13日,上海华瑞银行发布《关于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的公告》,宣布将3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从2.3%调降至2.15%。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9月底至今,已有包括上海华瑞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河南洛阳农商行、洛宁农商行等多家银行宣布调整存款挂牌利率,存款利率下调趋势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9月末,上海华瑞银行才刚刚下调过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而且这已是该行年内第八次存款降息。此次调整后,该行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15%,较此前下降了0.15个百分点,显示出银行在负债端成本压力下的调整策略。

  记者统计发现,经过8轮存款降息,截至目前,该行3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已由年初的2.70%下调至2.15%,累计降幅达55个基点;5年期利率由2.70%下调至2.10%,累计降幅达60个基点。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银行贷款利率持续走低,使得净息差压力不断加大,中小银行通过下调存款利率来缓解负债端成本,成为维持稳健经营的现实选择。

  “中小银行近期密集下调存款利率,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银行贷款利率持续走低使得净息差压力不断加大,中小银行由于客户基础相对薄弱、资金成本承受能力更弱,面临的经营压力尤为突出。”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存款利率下调是银行应对利差收窄的重要举措。

  记者也注意到,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去年底、今年一季度末、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52%、1.43%、1.42%,银行的利差持续在收窄中。业内专家指出,这波降息潮反映出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下,中小银行在定价策略上的灵活性。

  “我认为本质上是资产端压力向负债端传导的必然结果,也是在净息差持续收窄背景下的自救行为。相较于国有大行,中小银行在资产质量、客户基础和融资渠道上相对弱势,面对贷款需求疲软与让利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其盈利能力承压更为明显。”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指出,存款利率下调成为中小银行缓解负债成本压力的重要途径。

  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最新LPR报价:1年期品种报3.0%,5年期以上品种报3.5%,均与上期持平。尽管10月LPR维持不变,但业内专家们纷纷认为,后续存款利率仍存在进一步下调的空间,存款利率调整趋势或将持续。

  武泽伟表示,一方面,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尚未完全恢复,贷款利率仍将保持在相对低位以支持经济复苏,这持续对银行盈利空间形成挤压;另一方面,当前银行存款成本刚性依然较强,为保障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维持合理的息差水平,通过下调存款利率来优化负债结构显得尤为必要。

  “当前实体融资需求依然偏弱,银行资产端收益率持续走低,而存款定期化、长期化趋势又加剧了负债成本刚性,导致净息差逼近警戒线。在此背景下,预计四季度仍会有更多中小银行跟进调降中长期存款利率。”王蓬博说道,存款利率下调或成未来趋势。

  对储户而言,武泽伟认为,需正视存款利率下行趋势,可考虑将部分资金转向期限较长、利率较高的定期产品或大额存单以锁定收益。王蓬博则指出,低利率环境已成新常态,建议储户逐步调整资产配置结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升综合收益。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