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今年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市场分化明显,大中型银行密集赎回,中小银行陷入不赎回困局。监管机构拟将不按市场预期赎回二级债纳入24小时上报范畴。中小银行需内外破局,提升内生资本积累能力,选择多元化资本补充工具。

  10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市场的分化态势愈发明显,二级资本债市场成为银行资本补充焦点。一边是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大中型银行借着市场利率下行的东风,密集启动“二级资本债券”赎回,通过“旧债换新”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另一边则是阜新银行、南昌农商行均宣布不行使赎回权。随着监管机构拟将“不按市场预期赎回二级债”纳入24小时上报范畴,中小银行该如何应对二级债“置换困境”,夯实资本根基?

  二级资本债赎回动作分化

  作为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工具,二级资本债一直深受银行青睐。随着市场利率下行,年内已有包括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宁波银行、苏州银行、西安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发布公告,全额赎回2020年发行的“二级资本债券”。

  9月24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已行使了赎回权,全额赎回2020年9月17日发行的10年期固定利率规模为600亿元的减记型二级资本债券。同月,建设银行也披露完成650亿元同类债券的赎回操作。两家银行在公告中均提及,此次赎回符合债券募集说明书中“第5个计息年度末可行使赎回权”的约定。

  “对于大中型银行而言,当前市场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赎回前期发行的高成本债券并发行新债,能有效降低利息支出,缓解净息差压力。”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分析指出,根据监管规定,二级资本债在存续满五年后,其资本计入效率将逐年递减,及时赎回并发行新债可以维持资本充足率的稳定。此外,行使赎回权也被市场视作银行经营稳健、流动性充裕的信号,有助于维护市场声誉。

  与大中型银行的“从容赎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中小银行正陷入“不赎回困局”。9月4日,阜新银行公告称,决定不行使“20阜新银行二级01”的赎回选择权,未赎回部分将继续以5.50%的利率存续;更早之前的4月,南昌农商行也宣布不赎回利率4.90%的二级资本债。二级资本债市场动态引发广泛关注。

  从资本充足率数据来看,截至上半年末,南昌农商行合并报表口径资本充足率10.73%、一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74%。而阜新银行在2021年后未披露相应年度报告,联合资信已延迟出具对阜新银行及相关债券的评级报告。

  对于部分中小银行不行使债券赎回权的原因,武泽伟分析,“部分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本就接近监管红线,若赎回旧债后无法顺利发行新债,将直接导致资本充足率跌破监管要求。加之其自身盈利能力偏弱、外部融资渠道有限,难以承担发行新债的成本或寻得合适的投资者,因此选择不赎回实为在资本补充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不按预期赎回”或需上报

  谈及部分中小银行暂不赎回二级资本债的影响,武泽伟表示,这虽在短期内规避了因兑付支出导致的流动性消耗和资本充足率下降的风险,但对其长期运营将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后果是维持了较高的融资成本,因为未被赎回的债券通常利率较高,这会持续加重银行的利息负担,挤压本已狭窄的净息差。更重要的是,此举会被市场普遍解读为银行资本补充困难或经营承压的信号,进而推高其未来的融资难度和成本。从资本管理的角度看,尽管旧债未被赎回,但其资本补充效率会依据监管要求逐年递减,随时间推移而持续弱化。”

  针对二级资本债的“不按市场预期赎回”,近期,已有监管机构拟出台新规,将其纳入重大事项监管范畴。10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发布《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重大事项和重要信息报告制度(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拟不按市场预期赎回二级资本债”需在24小时内上报;而在今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银行业金融机构重大事项及重要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也拟将该事项纳入24小时上报范围。

  “监管拟要求此类信息24小时上报,本质是为了第一时间掌握区域内中小银行的资本状况。”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解释,“不按预期赎回”往往是银行资本紧张、经营承压的早期信号,监管通过要求24小时上报,能够避免风险被掩盖或拖延;此外中小银行多服务于本地经济,一旦出现资本风险,可能通过存款流失等链条扩散,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通过及时上报,监管可提前介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寻找可持续“补血”路径

  事实上,近年来,中小银行“不赎回二级资本债”并非个案。据中国债券信息网,2024年,营口银行、湖北孝感农商行、山西榆次农商行等多家机构均发布过不行使二级资本债券赎回选择权的公告。

  中小银行应如何找到可持续的资本补充路径?武泽伟指出,中小银行需从内外两方面着手破局。在自身层面,最根本的是要提升内生资本积累能力,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控制风险成本、提升经营效率来增强盈利水平,从而扩大利润留存这一核心的内源性资本来源。同时,必须加强全面的资本管理,精确规划资本补充的规模与节奏,并大力压降高资本消耗的业务,节约资本占用。

  在外部工具选择上,武泽伟建议,中小银行在资本补充工具的选择上需力求多元化,不能过度依赖二级资本债。应积极探索并综合利用诸如永续债补充其他一级资本,以及利用配股、定向增发等方式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外,积极改善股权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或地方财政资金,也是夯实资本基础、提升市场信心的有效途径。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