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股市波动下,多家银行调整代销基金风险等级,以适应市场变化并保护投资者权益。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行动,调整涉及多家基金公司产品,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麦穗

股市大幅波动下,多家银行积极调整代销基金风险等级,以适应市场变化。银行调整这一举措旨在更真实地反映基金风险情况,满足适当性原则要求。10月9日,中信银行宣布将自2025年10月15日起,陆续调整17款代销资产管理产品的风险评级,其中两款产品风险评级罕见下调,其余15只上调。

除了中信银行,年内农行、建行、民生、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也相继调整了旗下代销公募基金的风险评级,基金风险评级调整以向上为主。业内认为,随着股市指数上涨和波动加剧,银行适时调整评级,有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

公告显示,中信银行调整涉及汇添富、华泰柏瑞等多家基金公司产品。其中,汇添富基金的两款北交所主题偏股混合型基金风险等级上调至最高。中信银行称,此举是根据监管要求,为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保护投资者权益而进行的。

中信银行明确,本次调整仅涉及风险评级,不改变投资者此前购买产品的其他风险收益特征。对于定投产品,若调整后风险评级高于投资者承受能力,将导致扣款失败。这已是中信银行年内第四次调整代销产品风险评级,单批调整数量创下业内之最。

今年以来,由于股市上涨,多家银行调整代销产品评级。比如,1月7日民生银行宣布调整部分代销公募基金风险评级;2月10日建设银行也调整了21款代销公募基金风险评级。5月23日,农行表示将对所有代销公募基金产品持续开展风险等级动态评估。

8月20日,宁波银行发文称将调整部分代销公募基金风险等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银行调整评级主要是落实监管要求,强化主体责任,确保投资者获得真实风险信息。银行通过动态调整,避免向不匹配投资者推荐高风险产品。

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经理朱润康分析,监管部门多次强调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商业银行调整产品评级是贯彻执行监管政策的表现,有助于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今年3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管理办法,进一步压实银行作为代销机构应尽的责任。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