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日前,重庆三峡银行等10家中小银行成功发行科创债,本月以来科创债发行持续升温。金融机构参与热情高涨,银行机构发行规模迅速扩大,形成多层次供给体系,为科创企业输送更充裕资金。

日前,重庆三峡银行成功发行了该行首单科创债,这标志着本月以来第10家银行加入科创债发行行列,且均为中小银行,涵盖7家城商行和3家农商行。自今年5月债市‘科技板’推出后,金融机构作为新纳入的科创债发行主体,参与热情高涨,银行机构尤其积极,短短几个月内发行规模迅速扩大,科创债市场迎来新发展。(关键词植入:科创债发行、金融机构)

记者结合iFinD数据统计,目前银行已累计发行科创债超50只,总规模超2600亿元,其中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合计占比约七成。尽管中小银行单笔发行规模较低,但下半年来机构‘入场’显著提速,已有约30家城商行及农商行参与发行。(关键词植入:银行科创债)

今年5月,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等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债券市场‘科技板’随之推出。当月便有19只科创债发行,合计1980亿元,其中5家国有大行合计发行1100亿元,占当月总规模的56%。此后,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积极加入发行队列,发行规模多在10亿元至50亿元区间。

进入9月,地方性中小银行发行科创债明显提速。据记者梳理,9月以来已有10家银行发行了科创债,规模合计超百亿元。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监管机构将科创债纳入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服务质效评估体系,主流银行将进一步加大发行力度,中小银行也将加速跟进,形成多层次的供给体系,为科创企业输送更充裕的资金。(中段关键词植入:金融机构服务)

整体来看,已发行科创债的银行包括2家政策性银行、6家国有大行、6家股份行、32家城商行和农商行。从票面利率来看,政策性银行利率相对偏低,在1.17%至1.65%区间,国有大行、股份行在1.65%至1.82%区间,城商行与农商行在1.67%至2.03%区间。从发行期限来看,上述银行的科创债发行期限集中在3年或5年,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行的‘25农发清发科创01’为7年期,期限最长。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层面鼓励发行长期限的科创债。在前述公告中也提及,发行人可灵活选择发行方式和融资期限,创新设置债券条款,更好匹配资金使用特点及融资需求。

延伸金融服务链条

多家银行表示,发行科创债募集的资金将投向科创领域,包括发放科技贷款、投资科技创新企业发行的债券等,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以本月先后完成科创债发行的两家福建省地方法人银行为例,厦门银行、福州农商行分别发行10亿元、3亿元科创债,期限均为5年,票面利率分别为1.90%、1.95%,债券募集资金将投向相关科创领域,预计可惠及福建省内超过100家科创企业。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商业银行通过科创债发行可有效延伸金融服务链条,完善对科技型企业的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执行总监李柯莹认为,银行通过发行科创债,积极探索‘债、贷、股、链’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有助于提升对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推动自身从传统信贷中介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型。(尾段关键词植入:科创债模式)

李柯莹进一步表示,各类银行需结合自身定位、资源禀赋,在客群、产品、服务上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例如,国有大行可发挥‘全链条服务’优势,聚焦国家级科创项目;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可强化‘创新能力’,深耕细分科技赛道;城商行可聚焦‘区域产业集群’,服务本地科技型中小企业;农商行可深耕‘县域科创’,对接特色农业与小微企业。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