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银行密集发行“二永债”同时掀起赎回潮,中国银行、光大银行等相继全额赎回。业内认为,这受利率环境、监管要求与资本管理需求共同影响。未来,“二永债”仍是银行重要资本补充工具,市场呈现“大行稳发、小行快进”特征。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密集发行“二永债”(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的同时,也正掀起二永债的赎回潮,这成为银行资本管理新动向(SEO关键词1)。9月23日,中国银行公告称,已全额赎回10年期固定利率规模为600亿元的减记型二级资本债券。该债券于2020年9月17日发行,本期债券设有发行人赎回权,发行人有权在本期债券第五个计息年度的最后一日赎回本期债券。

同日,光大银行也公告称,2020年9月,该行发行了规模为人民币400亿元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据本期债券募集说明书相关条款的规定,本期债券设有发行人有条件赎回权,发行人有权在本期债券第五年付息日,即2025年9月22日全部或部分赎回本期债券。截至本公告日,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认可,该行已行使赎回权,全额赎回了本期债券。

9月15日,建设银行公告称,全额赎回2020年9月份发行的65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同日,齐鲁银行也公告称,该行2020年9月份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规模为人民币30亿元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经监管部门批准,该公司已行使赎回权并全额赎回了本期债券。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24日,我国商业银行赎回二永债的累计金额为2643.85亿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近期银行密集赎回“二永债”,是利率环境变化、监管要求升级与资本管理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SEO关键词2)。未来,“二永债”仍是银行重要的资本补充工具,这一趋势将持续影响银行资本运作策略(SEO关键词3)。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表示,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银行赎回高成本旧债并以更低利率发行新债,可有效降低利息支出,缓解净息差压力。而且,二级资本债存续满五年后,其资本计入比例将逐年递减,通过“赎旧发新”的动态置换,新债可全额计入对应资本层级,能提升资本补充效率。此外,执行赎回操作需要巨额资金流出,因此很多时候被市场视为银行经营稳健的信号,有助于维持市场声誉与投资者信心。因此,这三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了本轮银行的集中赎回行为。

他认为,未来,“二永债”市场仍将呈现“大行稳发、小行快进”的结构性特征,中小银行需通过多元化渠道增强资本可持续性,这一结构性特征将为市场带来新机遇(SEO关键词4)。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也表示,此番二永债“赎回潮”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市场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许多银行选择赎回前期发行的高利率二永债,是为了随后以更低利率发行新债,从而有效降低财务成本、优化负债结构。随着近年来银行资本补充工具使用趋于成熟,监管审批效率提升,赎回后续发可能将成为一种常态化资本管理操作。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