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末,金融租赁公司总数67家,总资产和租赁资产增长显著,直租业务表现突出,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资产质量不断优化。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9月1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即中银协)对外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5)》(下称“报告”),这份报告为我们揭示了金融租赁行业的最新动态。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金融租赁公司总数为67家,总资产和租赁资产达4.58万亿元和4.38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65%和10.24%,显示出行业的强劲增长势头。

  其中,直租业务表现尤为突出,截至2024年末,直租资产余额达6405.3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2.73%;当年直租投放3522.98亿元,同比亦增长25.16%,这表明金融租赁公司在直接租赁领域的投入持续加大。值得关注的是,报告透露,我国金融租赁行业盈利能力已显著回升。2024年,金融租赁公司实现利润总额762.44亿元,同比增长13.36%,增速较上年上升6.75个百分点;净利润582.76亿元,同比增长13.79%,增速较上年上升5.03个百分点,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中银协介绍,从金融租赁行业整体发展特征来看,飞机、船舶业务已形成支柱。截至2024年末,金融租赁公司已成为国产飞机订单的最大持有者;在金融租赁公司新造船订单中,国产船舶已占绝大比例。金融租赁公司在中国飞机、船舶租赁市场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展现了金融租赁公司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此外,我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资产质量也不断优化。报告披露,截至2024年末,金融租赁公司不良资产余额为323.62亿元;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为0.95%,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资产质量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