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8月29日晚间,国有六大行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六大行主要经营指标稳健,资产规模稳步增长,营收与归母净利润有增有减,不良贷款率多数下降,资本充足率有升有降,且均计划实施中期现金分红。

  均计划实施中期现金分红

  8月29日晚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均已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由此国有六大行上半年“成绩单”全部揭晓,银行业绩备受关注。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主要经营指标保持稳健均衡,资产质量稳定向好。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6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合计约6825.24亿元;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3家银行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展现出强劲的银行发展态势

  今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的资产规模均实现稳步增长。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的资产规模依旧稳坐头把交椅,较上年末增长7.20%至52.32万亿元。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的资产规模均超40万亿元,分别为46.86万亿元、44.43万亿元。中国银行的资产规模较2024年末增长4.93%至36.79万亿元。邮储银行的资产规模突破18万亿元,站上新台阶,达到18.19万亿元。交通银行的资产规模较2024年末增长3.59%,达到15.44万亿元。

  信贷投放提质增效、负债成本稳步压降之下,国有六大行的经营效益总体保持稳健。归母净利润方面,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1681.03亿元,位居首位;建设银行紧随其后,归母净利润也超过了1600亿元,达到1620.76亿元;农业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1395.10亿元,同比增幅最大,为2.70%;中国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1175.91亿元;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92.28亿元、46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85%、1.61%。

  营收方面,工商银行实现营收4270.92亿元;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营收均超3000亿元,分别为3942.73亿元、3699.37亿元、3290.03亿元;邮储银行、交通银行营收分别为1794.46亿元、1333.68亿元。

  今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营收均实现同比增长。增幅排序依次为: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同比增长分别为:3.76%、2.15%、1.6%、1.5%、0.8%、0.77%,这体现了银行业绩增长的态势。

  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题,资产质量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整体来看,截至今年6月末,5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2024年末有所下降。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为0.92%;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降低0.01个百分点,为1.24%;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为1.28%,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0.03个百分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均较2024年末降低0.01个百分点,均为1.33%。

  资本充足率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3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2024年末有所上升。其中,工商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上升0.15个百分点、0.57个百分点、0.13个百分点,为19.54%、16.59%、14.57%。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7.45%、18.67%、19.51%。

  国有六大行均计划实施中期现金分红。根据8月29日晚间,国有六大行披露的2025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工商银行拟每10股派发人民币1.414元(含税);农业银行拟每10股派发人民币1.195元(含税);中国银行拟每10股分派普通股现金股利人民币1.094元(税前);建设银行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人民币1.858元(含税);邮储银行拟每10股普通股派发人民币1.230元(含税);交通银行拟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人民币1.563元(含税),这一举措受到投资者关注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