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银行高管迎来密集变阵,成都等地银行高管同城流动成新趋势。业内认为,此举促进银行间经验交互,实现协同效应。同时,部分银行通过市场化选聘高管,优化管理层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成效。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黄坤)银行高管迎来密集“变阵”,这一现象成为银行业内热议的焦点。日前,成都两家本土银行的“一把手”对调,成都银行、成都农商银行董事长进行互换,而在北京、上海等地银行也出现了类似的高管同城流动现象,银行人才流动成为新趋势。

  高管同城流动现象主要发生在区域性银行。据上证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超20家区域性银行迎来高管变动。业内人士认为,同城流动与跨行流动人才选拔机制,有利于促进银行间经验交互、实现协同效应,市场化选聘则为中小银行注入新活力。

  银行高管对调同城流动频现

  日前,成都银行宣布,该行高层领导班子迎来重大调整:“老将”王晖因组织工作调动另有任用辞去董事长职务,接任者为原成都农商银行董事长黄建军,其任成都银行党委会委员、书记并获提名担任成都银行董事长。

  与此同时,成都农商银行也公布了党委书记任免一事,免去黄建军的成都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职务,确认王晖将调任该行,担任党委书记,并获提名担任董事长。

  记者注意到,黄建军曾在成都银行工作多年,此次调整也被视为“老将”回归。“70后”黄建军历任成都银行行长助理、党委委员、副行长等职。2020年赴任成都农商银行,担任党委副书记、代理董事长、董事、行长,后升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事实上,成都这两家本土银行的实控人均为成都市国资委,高管之间的流动早有先例。例如,成都银行副董事长、行长徐登义此前曾任成都农商银行副董事长、行长;而成都农商银行副董事长、行长王忠钦也曾在成都银行任职。

  今年以来,已有北京、上海等多地银行频繁出现高管同城流动现象。例如,北京银行行长杨书剑出任华夏银行董事长,北京农商银行副行长毛文利出任北京银行副行长。上海农商银行行长顾建忠出任上海银行董事长,上海银行副行长汪明出任上海农商银行行长等。

  增进同业交流实现“1+1>2”协同

  银行业人士认为,银行高管同城流动频现,可以促进城商行和农商行等不同类型银行间经验交互,既能避免人事变动对银行业务经营发展的影响,也有利于银行“深耕本地”,更好服务区域战略,赋能实体经济,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

  谈及这一现象背后的逻辑,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当地人事任免有关部门对银行高管的履历、能力比较熟悉;二是银行高管深耕当地市场多年,经验丰富,具备了流动的基础;三是银行高管轮动有利于防范内部风险,加强经验交流。

  区域性银行与当地经济发展休戚与共,合理的高管配置和人员流动,对银行的市场响应能力和治理水平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事变动对管理和业务影响、通过人事调整提高银行经营和管理水平是最为关键的要素。

  “当地的银行高管,对所属区域的金融市场、产业发展、经济状况都非常熟悉,进入角色比较快。在人才池的互通机制下,考察考核任用等环节也可能缩短流程,有利于银行做好衔接和磨合工作,减少对管理和业务的影响和冲击。”杨海平说。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也认为,高管在同区域内的不同银行间调动,能更好地理解区域经济特点和客户需求,从而推动银行相互交流业务经验,推进银行增强市场竞争力,也有助于其快速适应新岗位,提高决策效率等。

  这也有助于增进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例如,8月初,上海农商银行与上海银行开展了党委中心组联组学习,两家银行多位高管表示,同为上海地方国资金融企业,两家银行同根同源,要更加紧密立足区域发展大局,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希望双方围绕公司、零售、同业等业务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互学互鉴。

  引入市场化机制注入新鲜血液

  不过,高管人员在“圈内”流动,有利也有弊。因此,部分区域性银行热衷于通过市场化渠道公开“海选”高管。今年以来,已有郑州银行、本溪银行、珠海华润银行等中小银行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高管,为银行业带来新管理气象

  记者梳理发现,在市场化机制下的入选者多为立足本土、放眼全国的银行管理者,有不少来自全国性银行。比如珠海农商行在“海选”后迎来的新行长陆勇,曾在兴业银行系统工作多年,原系兴业银行珠海分行行长,其在珠海的经验有助于珠海农商行业务优化和发展。

  为防止公开招聘人员与银行内部管理存在的“水土不服”情况,部分银行还设置了试用期。例如,本溪银行明确,行长每个聘期为3年,劳动合同期限与聘期一致。解除聘任时,劳动合同一并解除。行长签订劳动合同后,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期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试用期不合格则解除聘任职务。

  业内人士认为,公开选聘高管,意味着面向更广阔的市场遴选人才,既有利于推动行业层面的人才交流,对于银行自身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娄飞鹏表示,当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下,中小银行通过市场化方式招聘高管,广纳贤才有助于丰富高管人员的来源,优化管理层结构,可以帮助银行提升经营管理成效、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此外,银行公开招聘高管也受到监管层面支持。政策鼓励银行保险机构采用市场化选聘机制,以公开、透明的方式选聘高级管理人员,持续提升高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