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评级下调与股权拍卖遇冷,减量提质成趋势
AI导读:
近日山西榆次农商银行、湖南常德农商银行评级下调,部分中小银行股权拍卖遇冷。业内称“减量提质”成趋势,中小银行需完善治理、差异化经营、强化风控,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信贷投放难度较高、息差压力加大、经营承压的背景下,近日山西榆次农商银行、湖南常德农商银行相继被评级机构下调主体和债项评级。与此同时,部分中小银行股权也成为“烫手山芋”。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的大额股权在司法拍卖平台挂牌转让,其中不少即便打折出售,仍难逃流拍结局。
业内专家表示,“减量提质”已成为行业趋势。未来中小银行应从完善公司治理,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自身优势开展差异化经营等方向发力,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两家农商行评级接连下调,7月17日,中诚信国际公告称,决定将湖南常德农商行主体信用等级由AA调降至A+。中诚信国际报告称,此次对常德农商行的信用等级下调主要基于三方面因素:首先,受宏观经济底部波动和房地产相关行业风险暴露影响,该行不良贷款率大幅上升;其次,虽然盈利资产规模保持增长,但该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导致净利润大幅下滑;再次,该行资本充足水平大幅下降,已低于监管要求。事实上,常德农商行并非今年唯一遭遇评级下调的商业银行。早在5月,中诚信国际已将榆次农商行的主体信用等级从BB降至BB-。
而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看来,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在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仍未出尽,资产质量有一定的风险,公司治理方面有待完善等,导致投资者对部分中小银行发展不看好。后续这种情况或将有所改善。
部分银行股权拍卖“遇冷”,近日,廊坊银行大额股权拍卖一度遇冷。此外,四川天府银行300万股股权于7月24日进入拍卖环节。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中小银行的大额股权在司法拍卖平台挂牌转让,其中不少打折出售。
对此,有业内专家表示,近年来银行业随经济转型处于调整过程中,盈利水平提升的空间有限,中小银行面临更多经营和新兴科技的挑战,估值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减量提质” 寻求破局之道,事实上,此前中小银行股权遭“抛售”,评级下调事件屡见不鲜。中小银行加速退出的背后,是监管部门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战略部署。需要指出的是,出于中小银行化险、区域金融改革等考虑,近年来银行业兼并重组潮涌起,“减量发展”成趋势,成为行业抵御风险、筑牢经营基础的关键举措,银行评级被下调现象也大为改观。
对此,娄飞鹏表示,“减量提质”有助于整合机构优势,增强中小银行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提供高质量服务,也有助于银行业自身高质量发展。
中小银行需要从完善公司治理,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自身优势开展差异化经营以提高经营业绩,强化风险管理以提高经营稳定性等方面多做工作,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杜阳看来,在未来的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中,中小银行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应对:在公司治理方面,要提升党委会在中小银行公司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在经营管理方面,要加强创新能力,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