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范了资产管理信托产品、理财产品、保险资管产品的信息披露行为,确保投资者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做出理性选择。新规直击银行理财市场痛点,实现产品情况“三清”,增强公众对理财行业的信任根基。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系统规范了资产管理信托产品、理财产品、保险资管产品的信息披露行为。此举对于银行理财市场而言,意味着建立了一个更加透明规范的信息披露机制,确保投资者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做出理性选择。

在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过程中,许多投资者曾因信息披露的不透明而陷入困惑,经历了预期与实际收益的巨大落差。新规的出台有望改变这一现状。

业绩比较基准作为关键信息,过去常常让投资者感到难以捉摸。新规将明确业绩比较基准的要求,通过多维度考量,估算出产品的投资目标,并以更清晰的方式呈现给投资者。这将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产品的收益预期。

此外,银行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也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新规要求真实准确全面披露过往业绩,强化重大事项及时披露,确保投资者能够清晰了解产品的风险与收益情况。这将有助于减少投资者的认知偏差,避免因市场波动而导致的盲目赎回。

部分机构过去为推销产品,对底层资产投向、风险敞口等关键信息遮遮掩掩,用“预期收益”等概念混淆视听。新规的实施将打破这一信息壁垒,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新规将实现产品情况“三清”:在产品募集环节,让产品销售“看得清”;在产品存续环节,让产品风险“厘得清”;在产品终止环节,让产品收益“算得清”。这一举措直击银行理财市场的痛点,帮助投资者更加清晰地认知产品特性,理性评估产品与自身风险偏好、资金规划的匹配度。

新规的深远意义在于增强公众对理财行业的信任根基,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它也促使机构将竞争重心转移到提升专业投资能力上,推动行业向“价值驱动”转型。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