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成金融业转型关键
AI导读:
金融科技正成为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重要手段,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金融服务效率。当前金融科技行业正处于规模扩张与技术深化阶段,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普惠服务下沉,实现技术行业全覆盖。
今年以来,又有多家银行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积极服务银行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已成为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关键手段。金融科技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与金融平台机制的深度融合,显著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强了普惠性,并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这一创新产业形态,正通过技术手段破解金融领域的信息不对称、流程繁琐、覆盖不足等难题,推动金融体系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演进。
当前,金融科技行业正步入规模扩张与技术深化的新阶段:市场格局日益分层化,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与新兴科技公司等主要参与者,分别在消费金融、产业金融及技术输出领域发力。技术应用日益场景化,金融科技逐渐从支付、信贷领域向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等实体经济领域拓展,高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多维应用日益广泛。政策支持也日益体系化,国家层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以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从健全科技治理体系、夯实数字基础底座等方面精准施策,加快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金融科技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融资成本、提升服务效率、赋能产业升级等方面成效显著。一方面,金融科技运用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如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优化供应链管理模式,降低运营成本,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供应链金融模式,将核心企业的信用传递给上下游企业,并借助风控技术提升供应链金融的安全性,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增强产业链的整体韧性和竞争力。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场景化、定制化和协同化的金融服务模式,为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多元化的解决方案,满足了不同行业和场景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金融科技赋能供应链金融,推动金融机构与产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为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有力促进了产业数字化转型。
金融科技还有助于普惠服务下沉,实现技术行业全覆盖。金融科技的应用为农村金融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线金融消费与农业机构组织的“线上+线下”场景创新,显著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覆盖面。大数据技术有效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提高了农村金融的可持续性。金融科技还推动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创新,以及新型技术的产业支持,加快了绿色金融的业务发展与产业落地,建立了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服务融合发展的评价体系,为绿色经济区域建设赋能,助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在未来创新业务与迭代需求的驱动下,金融科技需进一步实现技术场景融合与新兴生态构建。
应通过建立跨技术协同机制,推动“AI+区块链+物联网”在产业端的集成应用,如构建智慧港口物流体系,实现货物追踪、通关、融资全流程自动化。持续深化开放平台战略,鼓励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共建API生态,支持中小银行快速接入金融科技。
应通过政策导向支持与动态风险防控,引导金融科技在各领域实现资源覆盖,优化融资扶持机制,扩大风险补偿基金规模,如青岛市“科技信贷白名单”模式,对金融科技支持的小微贷款给予风险补偿。
还应设立专项再贷款工具,定向支持供应链金融、绿色科技等领域。加强企业转型建设与区域数据协同,联合平台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计划,利用金融科技赋能传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实施区域差异化战略,制定工业数据安全与交换标准,解决跨行业数据孤岛问题,并因地制宜探索技术输出与当地特色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