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市银行普遍回调,华夏银行等跌幅较大。一季报显示多家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滑,但机构普遍看好后市银行股走势,认为银行股有望迎来震荡上行、估值修复的行情。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市银行普遍迎来大幅回调,市场震荡明显。

  截至4月30日上午收盘,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38家下跌,华夏银行跌幅更是超过8%,而此前不断刷新历史高点的国有大行也未能幸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跌幅均在3%以上,市场情绪谨慎。

  截至收盘,华夏银行跌幅扩大至8.55%,42家上市银行中37家收跌,仅浦发银行、郑州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逆势上涨。

  目前,上市银行2025年一季报已全部出炉,整体业绩不容乐观。据Wind数据统计,2025年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0家银行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时下滑,其中厦门银行、华夏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均超过两位数,市场担忧情绪升温。

  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一季报显示,前十大重仓股中的银行股占比有所下降,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国有大行被明显减仓,显示机构对银行股的短期态度趋于谨慎。

  然而,对于后市,业内普遍持乐观态度。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银行股下跌主要是短期现象,银行作为低估值、高分红的红利板块,在短期调整后,可能会吸引中长期稳定回报投资者的关注。中长期来看,银行股有望迎来震荡上行、估值修复的行情。

  4月30日,上市银行普遍大跌,国有大行在创历史新高后集体回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跌幅靠前,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跌幅也均超2%。华夏银行跌幅最大,超过8%。华夏银行一季报显示,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双降,横向对比来看,华夏银行业绩降幅在上市股份行中居首。

  此外,北京银行、齐鲁银行、招商银行、沪农商行等银行跌幅也在3%以上,市场担忧情绪进一步蔓延。

  Wind数据显示,42家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5万亿元,同比减少252.89亿元,降幅1.72%;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639.79亿元,同比减少68.36亿元,降幅1.20%。一季度,42家银行中有16家银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显示银行业整体面临较大压力。

  其中,厦门银行一季度业绩垫底,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均在10%以上。厦门银行解释称,一季度营收下降主要受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收紧、债券利率快速上行等因素影响。

  与此同时,也有银行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杭州银行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30%,齐鲁银行、青岛银行、常熟银行等也取得较高增速。

  公募基金一季报显示,国有大行普遍被基金减持。农业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基金持仓环比下降明显。中金公司研报指出,一季度银行股基金仓位下降,主要是由于经济阶段性企稳背景下市场风格切换所致。但中资银行资产质量稳健,估值较低,后续仍有加仓空间。

  银河证券研报认为,宏观政策导向不变,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累积。降准降息预期增强,虽然短期内银行息差承压,但存款成本优化形成支撑。市值管理加力重塑银行估值,中长期资金入市利好银行板块。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