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银行理财公司业绩回暖,多渠道支持实体经济
AI导读:
2024年银行理财公司业绩逐渐浮出水面,大多数公司产品规模和净利润同比增长,部分增速超30%。理财资金多渠道匹配实体融资需求,加速布局权益市场。同时,理财公司积极拓展代销渠道,预计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伴随上市银行2024年报陆续披露,旗下理财公司的年度业绩逐渐浮出水面。
截至4月10日,16家理财公司的2024年“成绩单”曝光。在经历净值化转型、“赎回潮”考验后,银行理财市场在2024年逐步回暖,大多数理财公司的产品规模和净利润呈现同比增长态势,部分公司取得超30%的规模增速或逾158%的净利润增速。与此同时,一些理财公司的相关数据出现同比下滑。理财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化身“耐心资本”。业内人士指出,在市场利率下行、资产荒持续的环境下,理财公司应调整底层投资逻辑,重视多元资产、多策略配置。
招银、兴银规模负增长
招银理财和兴银理财是唯二突破2万亿元的理财公司。截至2024年末,招银理财以2.47万亿元的规模稳居榜首,但较上年末有所减少。兴银理财以2.18万亿元紧随其后,亦有所下滑。理财公司“万亿俱乐部”成员增至13家。
规模增速方面,中邮理财、交银理财均实现逾30%的高增长。此外,浦银理财规模增长近30%,农银理财、工银理财等规模增速也超20%。
六家国有大行理财公司方面,截至2024年末,这些公司的规模均超万亿元。其中,农银理财同比增长24.08%,工银理财同比增长22.01%。
中银理财表示,增长原因包括把握政策变化带来的大类资产趋势性机会,以及推进归因分析和风险预算体系建设。
分析师表示,2024年理财规模恢复增长,与严监管政策、债市行情向好有关。
从盈利水平看,2024年净利润超过20亿元的理财公司有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不过,招银理财净利润同比下滑14.14%。净利润增幅最大的是浦银理财,同比增长158.57%。
多渠道匹配实体融资需求
理财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银行年报的重点。近年来,银行理财开始在长期投资领域崭露头角,为企业实现长期稳健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以光大理财为例,截至2024年末,光大理财累计落地超200笔科技型企业优先认股权业务。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9.95万亿元。理财产品投资资产合计32.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56%。
银行理财加速布局权益市场。指数化产品凭借透明性、分散性及低费率等优势,正成为理财公司布局权益市场的“新抓手”。
中银理财表示,在低利率环境下,权益市场被动投资是当前趋势。指数增强策略或成为理财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重要切入点。
政策持续引导理财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例如,在绿色金融方面,交银理财、招银理财等积极推出ESG主题理财产品。
积极拓展代销渠道
理财公司主要通过直销、母行代销和他行代销销售产品。数据显示,各家理财公司积极拓展他行代销渠道。
中邮理财表示,2024年中邮理财在行外零售渠道多点发力,代销规模增长98.10%,居行业前列。
伴随自营理财规模压降提速,中小银行将加快理财代销业务布局,预计理财代销市场竞争会变得更加激烈。
理财行业发展仍面临难题,如权益投资能力有待提升、产品同质化等。未来,理财公司将持续拓宽代销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加强产品创新,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