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指数化趋势明显,加速权益投资布局
AI导读:
今年以来,多家理财公司加大权益投资力度,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银行理财指数化趋势明显,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数量显著增加,成为理财资金入市的有效切入点。同时,业内对权益市场的后续表现持乐观态度,投研能力亟待提升。
证券时报记者谢忠翔
今年以来,多家理财公司纷纷表态将强化权益投资,推动中长期资金积极入市。业界对权益市场的后续走势持乐观态度,越来越多的理财公司选择通过挂钩特定市场指数,增加权益资产的配置。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近期,一批挂钩被动指数的银行理财产品正进入募集或待售阶段,指数化投资的理财产品数量显著增加。多家理财公司认为,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是推动理财资金入市的有效切入点。
1 银行理财指数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被动指数投资策略逐渐成为资管行业的热门选择。2024年第三季度,投资被动指数的公募基金产品数量首次超越了主动权益类基金。同样作为资管大类,银行理财领域,挂钩被动指数的产品数量也大幅增加。
据中国理财网数据不完全统计,以“指数”为关键词的银行理财公司产品,在待售期、募集期和存续期的数量高达92只,其中尚未募集完毕的数量占比超过四成,发行机构涵盖中银理财、民生理财、招银理财等。这意味着,近期将有大量相关产品发售。
普益标准指出,指数型理财产品是由理财公司发行,主要投资于跟踪指数标的成分资产的理财产品。指数类型多样,包括股票、债券、商品、外汇、多资产等指数,特征涵盖市值、行业、主要成份股等。
分析近期待售的理财产品信息,固收增强型和混合型产品占比较高,同时包含部分权益型产品。一些产品名称中还涉及“A50指数”“A500指数”“A1000指数”等。梳理当前存续产品说明书发现,资产配置以固收资产为主,而权益资产部分则采用被动指数投资策略,挂钩特定指数。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理财产品还挂钩特定行业或主题的指数。例如,华夏理财的部分产品挂钩AI算力、风力发电等行业指数,渝农商理财有产品挂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指数”,中银理财某产品则挂钩“中国优势企业指数”等。
2 指数化助力理财资金入市
今年以来,多个部委出台相关方案,旨在推动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一些银行理财公司也表示,将加大权益投资力度,并加强指数化投资布局。
华夏理财董事长苑志宏年初公开表示,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是推动理财资金入市的最佳切入点。相较于主动权益、混合型、“固收+”等产品,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因其高度透明,投资者更易接受其净值表现跟随标的指数波动,具有相对收益型产品的特性,更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助于打破客户对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传统观念。
最新开业的浙银理财近期也表示,该公司的权益投资主要分为三大策略,包括指数化策略。公司将重点探索发展含权类多资产策略类的指数业务,打造自身品牌。
招银理财首席产品官郑福湘此前表示,公司内部鼓励探索发展被动ETF产品线。他认为,与银行公募基金相比,银行理财拥有更多适合老百姓配置的指数以及复合类指数。
中信建投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马鲲鹏指出,指数产品正逐步成为权益市场的主力军。基于指数型权益类理财产品投资策略清晰透明、布局灵活、分散性好、管理费用低等特点,理财公司发展相关产品具有投资范围广、风险分散程度高、收益机会多的优势,同时在策略方面还能发挥成本优势。
3 投研能力亟待提升
业内研究人士指出,当前专注于固收投资领域的银行理财,在权益市场方面的投研经验相对不足。布局指数型理财产品需要大量资源投入进行分析和产品开发,这对银行理财的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苑志宏总结认为,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自主研发场外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嫁接公募ETF研发联接型指数理财产品、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交易所上市交易(ETP)。理财公司可根据自身资源禀赋,选择不同路径发展指数型权益理财产品。
以华夏理财为例,该公司发布了“天工”系列指数产品,涵盖的指数领域包括:直接复制市场上现有受众广、认可度高的宽基指数,如上证50、中证1000等;以及自主编制具有清晰投资逻辑和鲜明时代特色的品种,如新型储能、AI算力、水力发电指数等。目前,在该公司的“天工”指数产品矩阵中,存量股票指数产品有12只,待发行的则有近30只。
马鲲鹏建议,可借鉴国内外指数投资经验,在指数型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发展中寻求突破,包括成立指数投资部门,搭建人才梯队;重视金融科技,打造指数编制、管理及评价平台等。同时,与指数服务商、公募基金、金融科技公司、券商研究所等广泛合作,引入成熟产品、联合研发智能系统,汲取先进经验。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